[实用新型]电子冰箱无效
申请号: | 01255673.4 | 申请日: | 2001-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4972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生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生铭 |
主分类号: | F25D11/02 | 分类号: | F25D11/02;F25B2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雄杰 |
地址: | 51813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冰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冰箱,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半导体制冷的便携式电子冰箱。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冰箱大都采用氟里昂制冷剂通过压缩机制冷系统制冷,所使用的氟里昂制冷剂会破坏大气臭氧层,不利于环境保护,且制冷系统结构复杂、噪音大;专利号为ZL98231598.8的专利技术公开的电子冰箱属室内大型冰箱,具有冷热水箱和冷热水泵,其结构较为复杂,不适合于制作便携式电子冰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无大气污染、无噪音且为携带式及车用的电子冰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设计一种电子冰箱,包括箱体(6)、接线板(8)、前门(2)、冷冻室(5)和半导体制冷和制热组件(10),半导体制冷和制热组件(10)呈板状,在半导体制冷和制热组件(10)的两块绝电导热板间具有多个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连接半导体元件的两根引线分别与电压为12V~24V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相连,该半导体制冷和制热组件(10)的冷面固定连接有块状传冷铝件(9),传冷铝件(9)的一侧固定有冷风风扇(14),传冷铝件(9)在与冷风风扇(14)面的垂直方向上有气流通道(17),传冷铝件(9)与冷冻室(5)底部的外侧呈固定连接,半导体制冷和制热组件(10)的热面与散热器(11)的散热板相贴合,散热器(11)的上方具有排热风扇(12),排热风扇(12)通过螺丝穿过散热器(11)的散热片(16)间隙与散热板(15)相连。
在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半导体制冷和制热组件(10)采用现有的产品,传冷铝件(9)可以是各种形状,在选择其形状时可考虑其散热面积尽可能大且在与冷风风扇(14)面的垂直方向上有气流通道(17),通过冷风风扇(14)促进冷空气强制循环,有效利用制冷量,使冷冻室(5)的5个面均可获得冷量而实现有效的冷却;通过12V~24C直流电,使制冷组件工件冷量通过传冷铝件(9)把冷量传至冷冻室(5)进行冷冻,热量在通过散热器(11)及排热风扇(12)排出,具有很好的冷冻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半导体制冷和制热组件(10)、传冷铝件(9)、冷风风扇(14)、散热器(11)及排热风扇(12)构成,其结构简单而紧凑;2、因使用了半导体组件制冷,避免了使用氟里昂作冷冻剂,不仅无噪音,也无环境污染,是一种绿色环保产品;3、由于其结构简单而紧凑,又使用12V~24V电源,因而体积小,尤其适合于制成便携式,可用在汽车等交通工具工具上,也适合于旅游时随身携带,因而使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图面说明:
图1是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散件图;
图2是半导体制冷和制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制冷和散热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制冷和散热部分的散件图。
图中:1是门锁及手柄,2是前门,3是前门内衬,4是前门框架,5是冷冻室,6是箱体,7是携带手柄,8是接线板,9是传冷铝件,10是半导体制冷和制热组件,11是散热器,12是排热风扇,13是箱体后部,14是冷风风扇,15是散热板,16是散热片,17是传冷铝件中的气流通道。
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详细地描述:
参照图1,3,4和5,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6)、接线板(8)、前门(2)、冷冻室(5)和半导体制冷和制热组件(10),半导体制冷和制热组件(10)呈板状,该半导体制冷和制热组件(10)的冷面固定连接有块状传冷铝件(9),传冷铝件(9)的一侧固定有冷风风扇(14),传冷铝件(9)与冷冻室(5)底部的外侧呈固定连接,半导体制冷和制热组件(10)的热面与散热器(11)的散热板相贴合,散热器(11)的上方具有排热风扇(12),排热风扇(12)通过螺丝穿过散热器(11)的散热片(16)间隙与散热板(15)相连。
参照图2,半导体制冷和制热组件(10)呈板状,在半导体制冷和制热组件(10)的两块绝电导热板间具有多个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连接半导体元件的两根引线分别与电压为12V~24V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相连。
参照图3,传冷铝件(9)在与冷风风扇(14)面的垂直方向上有气流通道(17)。
参照图4和图5,散热器(11)为板状散热器,其散热板和散热片分别为(15)和(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生铭,未经李生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56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