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防意外松脱功能之推车配件插接座无效
申请号: | 01255209.7 | 申请日: | 2001-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5211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20 |
发明(设计)人: | 洪圣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隆顺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9/00 | 分类号: | B62B9/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尹文涛 |
地址: | 5284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意外 功能 推车 配件 插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固定婴儿推车配件之装置,尤指一种可卡接在推车骨架上,并具有防止意外松脱的推车配件插接座。
【背景技术】
在婴儿推车或跑车(Jogger)上附加一些配件的需求,一直受到消费大众的重视,相关的商品设计也不断地推陈出新。例如美国专利第5,201,535号及5,203,577号由日本发明人HitoshiKato等人发明的「可拆解座椅之可折收式推车(Folding StrollerWith Detachable Seat)」便是一种类似的设计,他们是在一可折收式推车上枢接一组固定架,可装上婴儿提篮或换装座椅。与本实用新型之构想不同的是,该固定架不能让使用者拆下来,而且也不能任由使用者重新决定其装配位置的高低。
类似之装置,又见诸美国专利第5,727,798号由约翰·握特思(John Walters)等人发明的「童车与婴儿提篮系统(ChildStroller And Infant System)」。其中,约翰发明的童车系枢接一中间设有凹穴的”U”字型杆,利用该”U”字型杆可供婴儿提篮跨置。同样地,该童车上的”U”字型杆也是无法解下的,而且也是无法依照使用者的想法重新改变安装位置的高度。
除座椅之外,应该也可以将一些玩具吊架、餐盘或奶瓶架等之类的配件装附在推车上,以丰富婴幼儿的推车之旅。要达到这些需求,设计者唯有突破既有的结构限制,往可拆离再重组的思维方向发展。
而为了突破上述结构限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限于只能插接婴儿提篮或座椅的推车配件插接座,因此使用者将可依照自己的想法,将本实用新型推车配件插接座扣接在推车上的骨架上。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需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卡扣在婴儿推车(Stroller)、跑车(Jogger)或类似之车体的骨架上的推车配件插接座,同时并提供一种可防止其意外打开该推车配件之插接座的安全勾扣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座体及卡环等两部分。其中座体设一插接头、钩部及臂部;插接头系自座体向外突伸,目的是插接其它的推车配件;钩部位于臂部末端,目的是利用座体臂部的弹性使之保持于一静态位置,而当使用者要解开推车配件插接座时,使用者必须先拨开钩部;放开手之后,钩部仍可藉由臂部的弹性回到原先的静态位置。
卡环上具有一环臂、钩部及柄部。卡环与座体枢接。卡环的柄部可供使用者施力而使卡环可沿其枢接轴心转动。环臂弯曲且末端形成一钩部,环臂的内弧面直径比所扣接之推车的骨架外径略小,且内弧面的开口角小于自身的直径,因此卡入骨架时会微略地变形。换言之,环臂是利用材料变形的力量而紧扣骨架的。
在使用中,万一操作者不小心拨弄到或撞到卡环的柄部,将由于卡环钩部与座体的钩部互相勾合,而避免推车配件连同整个插接座意外地松开跌落。
【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与一跑车结合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观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于扣合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于非扣合状态的示意图
【实施例详细说明】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实施之推车配件插接座,可以卡扣的方式固定于一婴儿推车(Stroller)、跑车(Jogger)或类似之车体的骨架上。该配件的种类范围,可包括婴儿提篮、餐桌板、游戏盘、玩具吊架……等等,只要是能与推车配件插接座之插接头插接者皆可适用(由于此类插接结构,属一般已知的结构常识范围,未图标)。
如「图1」所示,以一跑车(Jogger)为实施范例,配件插接座之座体30卡扣于跑车的支架10上。推车配件插接座的上方固定一婴儿提篮20,婴儿提篮20底下具有上述座体30可插接之凹穴22。该婴儿提篮20上并设有一提把21,方便使用者于提动时抓取。
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座体30及一卡环40。其中座体30又包括一插接头31、钩部32及臂部33;该插接头31自座体30向外突伸而可供其它推车配件的凹穴22插接;钩部32位于臂部33的末端,目的是利用臂部33的弹性使之保持于一静态位置;当要解开推车配件插接座之前,使用者必须先拨开钩部32;当使用者的手松开之后,钩部32将藉由臂部33的弹性自动回到其原先的静态位置。臂部33可以一般弹性构件固接在座体30的侧边;然而较佳者,亦可利用一体成型的方式,以同一种材质同时形成该座体30的臂部33及钩部32,同样可收同样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隆顺日用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隆顺日用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52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