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压自密封高压水刺头无效
申请号: | 01254847.2 | 申请日: | 200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5018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24 |
发明(设计)人: | 靳向煜;柯勤飞;吴海波;殷保璞;黄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4H18/00 | 分类号: | D04H18/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志良 |
地址: | 20005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压 密封 高压 刺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织造水刺加工机械,特别是指安装于水刺机上的水压自密封高压水刺头。
背景技术:
非织造布的加工工艺流程主要为:开松、混和、梳理、成网、加固、后整理、卷绕。水刺法属于非织造加固工艺中的一种,其主要原理是利用高压水射流冲击纤网,使纤网中的纤维相互缠结而成为具有一定强度的水刺法非织造布。
提供高压水射流喷出的装置一般称为高压水刺头。常规水刺头采用液压柱塞缸密封喷水板。当喷水板上的喷水孔因杂质而堵塞时,泄去油压后,可更换喷水板。该系统较为复杂,水刺头的制造及维护保养成本均较高,一旦柱塞缸漏油,油滴将直接滴到水刺法非织造布上,造成产品疵点。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96223044.8”揭示了一种水刺不织布高压水刺头,该实用新型主要包含有上本体1、下本体2、承接体3、喷水板4等构件,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上本体1为一长矩形体,沿其长轴方向加工有一高压水过滤腔11;高压水过滤腔11底部位置沿其轴向等距排列多个上本体注水孔13;高压水过滤腔11套有一中空筒形滤网4;上本体1底面对应于注水孔13两侧设有长嵌合槽16;上本体1两侧有左右端盖2和2’,用螺栓与其相连,左端盖2使该端呈封闭状,右端盖2’内有通孔,其右侧与供水系统(图中未示)的输水管道相联接。
下本体8为一长矩形体,其上顶面与上本体1的底面相接触,设有下本体嵌合块82与上本体嵌合槽16相配合;上本体1和下本体8采用螺栓固结成一体;上本体注水孔13对应于下本体容纳槽83;下本体8底面开设有一呈喇叭状排水开口81,与下本体容纳槽83相对应,下本体容纳槽83和排水开口81相互连通。
承接体10安装于下本体容纳槽83中,其顶面设有一承接槽101,对应于上本体注水孔13,承接槽101中安装有多层长形片层滤网17,同时,承接槽101底面向下贯穿有间隔排列的多个出水孔102,对应于上本体注水孔13,承接体10底面上设有一环状凹槽103,用于安装密封圈18。
喷水板7为一长形片,其上设有贯穿的喷水孔71,喷水板7配合压固于承接体10的底面,其上的喷水孔71与出水孔102相连通。
下端盖5用以封闭下本体容纳槽83。当喷水板7使用一段时间后产生堵塞时,首先,关闭供水系统,待水刺头内部的水压消失后,利用工具将下端盖5取下,承接体10由该端拉出并取出喷水板7,换上经清洗的喷水板7,将承接体10插入下本体容纳槽83,再用工具锁紧下端盖5,恢复高压水供应,即可使水刺头正常工作。该专利揭示的水刺不织布高压水刺头不采用液压柱塞缸密封喷水板,和传统油压密封水刺头相比虽然能防止漏油避免造成产品疵点,但仍存在结构不合理、操作不方便的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更合理、操作更方便的水压自密封高压水刺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压自密封高压水刺头包括上本体1、上本体上、下注水孔13、13’、高压水过滤腔11、中空筒形滤网4和由环状密封圈6与喷水板7构成的高压水密封腔14,其特征是还包括由上本体1沿其长轴方向加工而成的圆形高压水均流腔12。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采用高压水均流腔可使整个水压自密封高压水刺头轴向水流压力分布更均匀,均流作用可进一步提高;
2.该结构设计更合理且更换喷水板操作更加方便迅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高压水刺头示意图
图1中,1-上本体,11-高压水过滤腔,2-高压水过滤腔左端盖,
2’-高压水过滤腔右端盖,4-中空筒形滤网,5-下端盖,
7-喷水板,8-下本体,81-排水开口,10-承接体,
102-出水孔,13-上本体注水孔,17-片层滤网。
图2为现有高压水刺头A-A剖面示意图
图2中,1-上本体,11-高压水过滤腔,13-上本体注水孔,16-嵌合槽,
4-中空筒形滤网,7-喷水板,71-喷水孔,8-下本体,81-排
水开口,82-嵌合块,83-下本体容纳槽,10-承接体,101-承
接槽,102-出水孔,103-环状凹槽,17-片层滤网,18-密封圈。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压自密封高压水刺头示意图
图3中,1-上本体,11-圆形高压水过滤腔,12-圆形高压水均流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48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体型胸罩
- 下一篇:车用时段客流量自动监测记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