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平电镀槽用边缘罩屏蔽布无效
申请号: | 01254462.0 | 申请日: | 200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5320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2 |
发明(设计)人: | 翁祺;张健;任玉苓;于平;吴志良;周乐年;高斌;庞建平;何广生;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部北京冶金设备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5D7/06 | 分类号: | C25D7/06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楼仙英 |
地址: | 2019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 电镀 边缘 屏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设备领域,特别涉及边缘罩屏蔽布。
背景技术
凡采用水平电镀槽对带钢实现高速连续电镀的,为防止电镀时带钢的边缘增厚及单面镀时反面出现镀层,均采用边缘罩及屏蔽布来进行控制。原有的屏蔽布采用整块绝缘罩布,厚度在0.5mm左右,一端联结在边缘罩侧面,另一端固定在镀槽上。由于屏蔽布按照边缘罩伸出的最长距离为依据。因而在边缘罩进入跟踪带钢时屏蔽布往往是挤在一起。由于屏蔽布长期浸泡在镀液中,同时镀液温度在60℃左右,因而十分柔软,当边缘罩后退时,往往屏蔽布无法完全跟着边缘罩,造成屏蔽布上翻或下翻到边缘罩与阳极间的夹缝中挤损屏蔽布。同时屏蔽布挤入阳极与边缘罩的夹缝中,增加了边缘罩的后退阻力,容易造成边缘罩驱动杆的扭断或边缘罩的歪斜。随着高速电镀槽的不断改进,其阳极间距从50mm缩小到世界最先进的18mm左右,屏蔽布易挤损等问题更为突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不易挤损的水平电镀槽用边缘罩屏蔽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屏蔽布呈折叠式展开,其至少一个面上固定至少一个骨架条,来提高屏蔽布的刚性,同时也确保了屏蔽布在边缘罩后退时不出现上翻和下翻,可彻底消除屏蔽布的挤损问题。
屏蔽布还可设计为双层结构,骨架条套设于屏蔽布的双层结构中。
屏蔽布折叠处经耐蚀线缝制定型,同样保证屏蔽布在边缘罩后退时不出现上翻和下翻。
骨架条与屏蔽布由耐蚀线缝制固定。又,
骨架条与屏蔽布采用粘贴方式固定。
固设于屏蔽布折叠层上的骨架条通过耐蚀线依次相串联连接,使屏蔽布始终保持折叠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屏蔽布折叠,并通过在折叠层上固定耐温耐蚀性高的骨架绝缘条,由于骨架绝缘条的支撑作用,使屏蔽布的折叠层无法上翻或下翻,更无法进入到边缘罩与阳极的缝隙中缝隙宽2~3mm,为此确保了屏蔽布在移动中不会产生挤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水平电镀槽用边缘罩屏蔽布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屏蔽布3呈折叠式展开,其一个面上固定一骨架条9,其一端通过固定块7及紧固件8固定于边缘罩4后部;屏蔽布3折叠处10经耐蚀线11缝制定型,骨架条9与屏蔽布3由耐蚀线11缝制固定。
骨架条9采用耐温耐蚀性高的玻璃纤维条,厚度为1~2mm,宽度比屏蔽布3折叠层低2~5mm左右,长度与屏蔽布3宽一样。
实际工作中,边缘罩跟踪是根据带钢6的宽度确定的,随着带钢6的宽度改变或带钢6的跑偏,为确保边缘罩4与带钢6的边部的距离控制,通过传动机构推动边缘罩驱动杆1的左右移动,屏蔽布3随着驱动杆1一起移动、伸缩;由于骨架条9的支撑作用,使屏蔽布3始终保持折叠状态,从而使屏蔽布3的折叠层无法上翻或下翻,更无法进入到边缘罩与阳极的缝隙中缝隙宽2~3mm,为此确保了屏蔽布在移动中不会产生挤损。
参照图3,屏蔽布3采用双层屏蔽布结构,骨架条9套设于屏蔽布3的双层结构中,固设于屏蔽布3折叠层31上的骨架条9通过耐蚀线11依次相串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部北京冶金设备研究院,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部北京冶金设备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44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用光纤传导的液体色测量装置
- 下一篇:太阳能热水器水箱的液位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