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童床架无效
申请号: | 01253769.1 | 申请日: | 200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5086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04 |
发明(设计)人: | 罗吉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伟德 |
主分类号: | A47D7/00 | 分类号: | A47D7/00;A47D9/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赛云 |
地址: | 315321 浙江省慈溪市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床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用床架结构。
背景技术
童床架是为了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床结构,现代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一般都采取分床睡觉,故都备有童床,且是可以加长的童床,床尾架可展开成与床板持平,使床的使用一直延伸到12岁儿童,床架的前侧架由前侧上架与前侧下架互相铰接相连,使床的前侧上架可翻下,便于大人抱起或放下婴幼儿,也便于儿童自己上下床。但该床架还存在不少缺陷:(1)后侧架为整体式,不像前侧架那样分为相铰接的前侧上架和前侧下架,因此后侧架就无法翻下,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因为可以展开加长的只在床尾一侧,而床一般是靠壁放置,这就限制了任意放置的可能;(2)可以翻下的前侧上架、前侧下架、后侧架与床头架、床尾架的上、下连接结构均为固定式,不仅给使用时组装拆卸带来麻烦,而且无法拆卸成片状,装箱尺寸大,仓储和运输成本高;(3)摇板与床头架、床尾架的连接为固定式,用螺栓连接,推动与摇摆功能转换时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1)后侧架设计成互相铰接的分体式,使后侧架也可实现翻下功能,以适应童床加长时在房间内的任意位置放置;(2)解决前、后侧上架和前、后侧下架与床头架、床尾架的固定式连接为快速组装连接结构,使童床整体组装方便,拆卸后成片状,降低仓储和运输成本;(3)解决摇板功能转换方便。
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其实施方案是:童床架,包括互相连接的床头架、床尾架,前侧架、后侧架,铰接在床头架、床尾架下方可进行两种运动状态转换的摇板,摇板上安装有脚轮;前侧架由互相铰接的前侧上架和前侧下架组成;床尾架由床尾上架和床尾下架组成;连接床尾上架相对床尾下架可展开成90°状态的前后两副相铰接的连接杆;固定在前、后侧架上的床板搁档,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后侧架分体成互相铰接的后侧上架和后侧下架;b.所述的前侧上架和后侧上架的顶部两边分别与床头架、床尾上架之间设有快速组装的连接机构I;c.所述的前侧下架和后侧下架的两边分别与床头架、床尾下架之间设有上下两副快速组装的连接机构II和固定在床头架、床尾下架内侧的挡块。
所述的连接机构I包括固定在前侧上架、后侧上架顶部两边的卡扣和可转动安装在床头架、床尾上架上的卡扣座,该卡扣座有一勾连卡扣的开口型卡槽,其两边长短不一。
所述的连接机构II包括固定在前侧下架、后侧下架的带有挂接扣的固定板和固定在床头架、床尾下架的具有“”状挂接孔的连接板。
所述的床头架和床尾下架与摇板两端之间设有可快速转换运动状态的弹簧锁定机构。
所述的弹簧锁定机构在床头架、床尾下架的下端固定有插销孔板,板上设有与铰接销轴等距的上下两个插销孔,摇板端部在相应位置固定一挡板,内设有由弹簧顶推、挡板限位的插销,该插销可插入插销孔,插销内端与摇板操作孔内的拉手螺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结构上采用了分体式的前、后侧架,前、后侧架与床头架、床尾架的连接采用快拆式的连接机构I和连接机构II,摇板功能的转换采用弹簧锁定机构实现锁定。无论是整体组装、拆卸或是功能转换,都无须借助工具,拆装方便、省力、快捷、锁定可靠,可拆卸成片状,减小装箱体积,降低仓储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面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连接机构I)。
图4为图3的B-B剖面图。
图5为图2的C-C剖视图(连接机构II)。
图6为图5的NO19连接板侧视图。
图7为图2的右视图(推动状态图)。
图8为图2的右视图(摇摆状态图)。
图9为图7的D-D剖视图(弹簧锁定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按上述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2,童床架由床头架(1)、床尾架,前侧架、后侧架组成框架结构。床头架为整体式,在其上横档中部设有帐杆接座(2),便于插装单臂蚊帐。床尾架由床尾上架(6)、床尾下架(8)组成,床尾上架与床尾下架的前后设有两副铰接的中间开长槽的连接杆(7),每副的上下连接杆设有通过长槽内的销轴相连一起,形成床尾上架相对床尾下架可展开成90°状态,图2的箭头P表示床尾上架展开方向,展开后与床板持平,使床得以加长。前侧架和后侧架均为分体式铰接结构,分别由前侧上架(10)、前侧下架(12)和后侧上架(3)、后侧下架(4)组成,在长度方向设置3个铰链(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伟德,未经叶伟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37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