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椅具折收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1253401.3 | 申请日: | 200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5001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宗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宗信 |
主分类号: | A47C4/04 | 分类号: | A47C4/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永菊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椅具折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家具,尤其是关于一种可前后左右完全折收的椅子。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折收椅大都如图1所示,均为在椅座的两侧各枢设有供椅座架立的椅架这种结构形式。该椅座后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枢接板,通过该枢接板枢设一椅背,使椅座与椅背能以枢接板的枢轴为中心相对张合折收。前述椅架则具有一前脚、一后脚与一扶手,该前、后脚近中间处一前一后分别枢设于上述椅座侧边,而该扶手除底部供前、后脚顶端一前一后枢设定位以外,并使扶手后端枢设于上述椅背侧边。该扶手两侧具有向下延伸的内、外侧壁,并在内、外侧壁中央处平行凸设有一隔肋,令前脚顶端枢设于上述扶手的隔肋与内侧壁之间,而该后脚顶端枢设于前述扶手之外侧壁与隔肋间。当折收椅进行折收时,椅架之前、后脚系一内一外往扶手底部空间并列靠拢,使前、后脚收合后所占之侧边厚度呈侧向重叠状态,而能有效缩减折合厚度。可见,现有的各类折收椅折合椅仅能对其椅架进行整体厚度之收折,对于椅座和椅背部分则因受限于构件而无法对其本身进行折收。也就是说,目前现有的折收椅只能作前后(或者左右)单方向的收缩,而不能同时作前后左右的立体折收。因此,现有的折收椅所能实际降低折收体积仍相当有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椅具折收结构,它能克服现有折椅的上述缺陷,解决折收椅可以前后左右完全折收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椅具折收结构,包含其内区隔有二枢接区的扶手、分别与扶手组接的前椅脚和后椅脚、背靠架和坐垫架,其特征在于:该后椅脚上设置有固定的具有第一轴接部的轴接套和可位移的具有第二和第三轴接部的滑动套;设置有藉第一轴件铰接的二连接杆,该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交错与对应的第一轴接部和第二轴接部铰接;该背靠架包含有一端铰接于上述第三轴接部的二根侧杆及两端分别铰接于前述二根侧杆的另一端的第一关节杆组。
上述的椅具折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关节杆组至少包含有二根与侧杆枢接的第一活动杆及一枢接前述二根第一活动杆的第一衔接杆。
上述的椅具折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前椅脚间设置有第二关节杆组,该第二关节杆组至少包含有二根与前椅脚枢接的第二活动杆及一枢接前述二根第二活动杆的第二衔接杆,该第二衔接杆两端设置有跨接第二活动杆的翼部。
上述的椅具折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二衔接杆上分别设置有握持套。
上述的椅具折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滑动套上设置有第四轴接部;该坐垫架的连动杆的两端分别藉第二轴件铰接于前述第四轴接部与前椅脚上。
上述的椅具折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背靠架的侧杆上设置有安全扣,并于后椅脚上相应处设置有栓扣。
本实用新型由于可前后左右同时实现折收,因此可使椅具具最小的折收后的空间,既便于携带又利于收藏。特别是居住空间狭小的家庭,更显示其优点。此外,枢铰的构件有足够的刚度,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易受力变形,故其折收的性能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恶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折收椅之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3和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折收作动后视图。
图5和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滑动套作动示意图。
图7~图9是本实用新型折收作动侧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完全折收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宗信,未经刘宗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34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正面碰撞发动机避让机构
- 下一篇:建筑外墙玻璃钢装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