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诱杀器无效
申请号: | 01252326.7 | 申请日: | 200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5037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07 |
发明(设计)人: | 徐红革;白志强;彭辉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宏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诱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诱杀器,能够用于防治棉铃虫、甜菜夜蛾、黄地老虎、小菜蛾、玉米螟、油桐尺蠖、茶毛虫等农林害虫。
背景技术
利用性引诱剂防治害虫已有多年历史,它具有微量、专一、灵敏、高效、无残留等特点,能有效的引诱雄蛾并将其杀死。性引诱剂已被用于防治棉花、水稻、果园等害虫,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其使用方法是用三根竹竿(或木棍)作成架子,在架子上放塑料盆,将诱芯用铁丝穿起来放在塑料盆上面即可,其方法比较简单,落后,不能进行规模化生产和大面积应用,而且操作起来比较困难,诱芯常常处在风吹、雨淋和日光暴晒之中,影响了诱芯的使用寿命和引诱效果,而且所用的材料浪费严重,阻碍了诱芯的推广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诱杀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诱杀效果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措施:它由诱杀盆、诱芯台、遮阳帽、支架组成。其特征在于:诱杀盆正中央安放诱芯台,诱芯台为空心管状结构,诱芯台侧面有一个与遮阳帽连接的沟槽,诱芯台上有一个V型或U型或半圆凹口,诱芯台下端与诱杀盆底部通过插销连接;遮阳帽与诱芯台通过侧面槽插相连接;支架与诱杀盆采用插拴固定相连接,支架可伸可缩,支架之间的连接通过螺母固定,可根据作物高度增减支架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防风、防雨、防晒,能使诱芯的使用期延长,诱杀效果好。能广泛用于不同作物害虫(棉铃虫、甜菜夜蛾、黄地老虎、小菜蛾、玉米螟、油桐尺蠖、茶毛虫等农林害虫)的防治。使用方便,可以多年重复利用。使用时能根据作物生长期确定其高度,根据不同的防治对象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诱芯的防治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多功能诱杀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根据图1可知,诱杀盆3底部有一个突起栓5,其作用是悬挂卵卡盒之用,诱杀盆3正中央安放诱芯台2,诱芯台2下端与诱杀盆3底部通过插销连接,诱芯台2上有一个V型或U型或半圆凹口,其作用是放置诱芯,遮阳帽1与诱芯台2通过侧面槽插连接,支架4与诱杀盆3通过插栓固定连接,每个支架4之间的连接通过螺母锁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23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度显示奶瓶
- 下一篇:带不锈钢内管的复合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