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止回阀的阻尼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1251944.8 | 申请日: | 2001-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5068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1 |
| 发明(设计)人: | 吉卫星;朱培元;吴永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卫星 |
| 主分类号: | F16K15/18 | 分类号: | F16K15/18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霍彦伟 |
| 地址: | 45005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止回阀 阻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辅助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止回阀的阻尼装置
背景技术
止回阀是管道上用于保护泵安全运转的常用装置,为了更好地保护止回阀本身和泵的安全,避免止回阀在使用过程中因阀瓣的大起大落,产生巨烈的碰撞,过早地结束阀门的寿命,造成泵的倒转和破坏,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带阻尼装置的止回阀。其实这些阻尼装置就是一种液压缸,大家都知道液压缸所提供的阻力一般为一定值,这种阻力虽说对防止水锺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并不能满足止回阀在启闭过程中的特性,也不能满足用户在使用过程对阀的调节要求。为了更好地保护止回阀和泵,这种阻力应该为曲线形式“两头大,中间小”,即开启时为避免阀瓣与限位装置的碰撞,阻力应当大,关闭时为避免密封副之间的相撞,这时的阻力也应大,在启闭的中间,为了更好地防止水锤,速度应当较快,即阻力应当较小。而现有的阻尼装置很难满足这一要求,因而也就不可能更好地保护泵和阀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能避免以往止回阀用阻尼装置(液压缸)不能提多变的力这一缺点,并且可以人工调节阻尼装置来控制阀门的开启速度和时间的用于止回阀的阻尼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包括缸体,在缸体中心设置有驱动轴,在驱动轴上设置有摇板,在缸体的一侧设置有阻尼挡板,在缸体和阻尼挡板中安置有阻尼柱,在阻尼柱上安置有O形圈。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使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首先,不需要任何动力,不同于一般的阻尼装置需要动力才能正常工作。其次,可以调节阻尼的大小,满足用户对不同速度和时间的要求。再者,能够合理地提供止回阀在启闭过程中对阻尼的要求,更好地保护泵和阀的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缸体1,在缸体1中心设置有驱动轴3,在驱动轴3上设置有摇板2,在缸体1的一侧设置有阻尼挡板4,在缸体1和阻尼挡板4中安置有阻尼柱5,在阻尼柱5上安置有“O”形圈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实用新型由缸体,驱动轴、摇板,阻尼柱,阻尼挡板等几大部分组成。缸体内置一摇板。止回阀阀杆带动摇板及驱动轴在缸体内作90°回转,当摇板通过特设的70°间隙时阻尼装置所提供的阻力较小,此时阀处于启闭的中间阶段,在70°两侧摇板与缸体壁密切配合,缸体内的介质流动受到较大的限制,所提供的阻力大大增加,此时阀处于启闭过程中的初级阶段。阻尼柱上有一圆孔与阻尼挡板上的圆孔配合,可以通过旋转阻尼柱改变两孔的配合,调节缸体内的但质的流通能力达到控制阀门启闭快慢的目的。阻尼柱通过“O”形圈进行轴向密封,密封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卫星,未经吉卫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19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盖开启的卷烟包装盒
- 下一篇:笔记本式多功能电话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