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束管式矿井安全监测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01251029.7 | 申请日: | 2001-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5067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 |
| 主分类号: | E21F17/00 | 分类号: | E21F17/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明,孙世家 |
| 地址: | 113001 辽宁省抚顺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束管式 矿井 安全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领域中应用的矿井安全监测系统。确切地说是一种车载束管式矿井安全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束管式矿井安全监测系统已在煤矿领域中得到了比较广泛地应用。其主要功用是预报井下有毒、易燃及易爆气体的含量,以便预防中毒、火灾或爆炸事故的发生。现有的比较先进的束管式矿井安全监测系统主要由中心系统、工作系统组成。中心系统由微机系统构成,该系统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打印机、应用软件和接口;工作系统主要由电源箱、分站、控制箱、分析仪器箱、抽气—注气组合泵以及若干根用于传导气体的束管及其配用的采样器和储水器组成。安装时,中心系统设置在井上,工作系统则设置在井下。工作过程中,中心系统向工作系统的分站发出指令,分站接到指令后,便通过控制箱控制抽气—注气组合泵自动启、停及其抽、注气动作的自动转换并控制束管电磁阀自动启闭,使相应束管自动通断,从而将井下各监测点处的气体巡回抽取并顺序送入分析仪器箱,经其处理后,便得到井下各测点的各种气体含量的数据信号,该信号经分站处理后反馈到中心系统并由该系统对反馈信号进行数据采集及处理,然后对处理结果加以储存、显示、打印并输送到安全指挥部门。
现有的束管式矿井安全监测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具有机动性能,因而不便移动。因此,当井下发生安全事故并且事故点又距离该系统较远时,它便无法迅速移至事故现场附近并完成其监测任务,从而给救险工作带来许多不便。为此,在目前的救险工作中,事故发生地的气体含量监测工作一直由人工下井取样,再到井上分析或者由救险人员亲自进入事故现场附近并依靠自身携带的监测仪器来完成,这不仅具有极大的危险性,而且测试数据往往也不够准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车载束管式矿井安全监测系统,以便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中心系统以及由分站等组成的工作系统,其特点是中心系统由设置在分站内的控制板构成;该控制板与工作系统的组件设置于车上。
上述的车是工作在井下的矿车;在由所述控制板构成的中心系统之外,还另在井口上部地面上设置一个由微机系统构成的中心系统;两个中心系统与所述分站的主板之间分别设置信号通道并使之一者接通时,另一者断开。
上述的车是工作在地面上的机动车;在由所述控制板构成的中心系统之外,另设置由微机系统构成的中心系统;两个中心系统与所述分站的主板之间分别设置信号通道并使之一者接通时,另一者断开;该各中心系统及所述工作系统均设置于所述机动车上。
本实用新型实现后,由于它具有很好的机动性能,便于转移,因此,当井下发生安全事故时,它可以迅速进入事故现场,为救险指挥部门提供准确的监测数据,保证救险工作安全、顺利地进行。从而彻底的解决了人工监测所带来的操作速度慢,测试结果不准确以及危险性高等诸多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形式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中心系统及工作系统的各组成另部件之间的联接关系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形式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中心系统及工作系统的各组成另部件之间的联接关系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4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结构形式示意图。
图8是图7的A向示意图。
图9是图7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未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10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卧式钢质汽雾防火卷帘
- 下一篇:车用多功能安全后视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