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潜油泵无效
申请号: | 01250975.2 | 申请日: | 200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5311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莉;焦宗刚;律志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莉 |
主分类号: | F04D13/08 | 分类号: | F04D13/08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枢 |
地址: | 110168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泵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体介质的输送领域。
(二)技术背景
泵是输送介质的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的液体介质输送和农用灌溉领域。泵的种类很多,如油泵、水泵、耐酸泵等,其传动方式都是由电机带动的传统方式,该种传动方式很难杜绝泵的泄漏问题,特别是目前用于输送石油的加油机,其泵在输送汽油或是柴油过程中泄漏问题十分普遍。另外,由于电机和泵是分体的,因而占用空间大、安装不方便。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和泵为一体的潜油泵,解决了泵的泄漏问题。
采用的技术方案
潜油泵主要由泵轮、导叶、电机定子、电机转子、泵颈、泵头、前轴承支架、后轴承支架、套筒、电机引出电缆组成。电机转子设置在电机定子的腔内,后轴承支架固定在电机定子的后端,其上设有多个进液孔,前轴承支架和泵颈固定设在电机定子的前端,前轴承支架和泵颈上分别设有多个相互对应的出液孔。前、后轴承支架处的电机转子轴上分别装设有滑动轴承,且电机转子轴的前、后端部均固设有止推轴承。电机转子轴的一端铣有花键槽。泵轴与电机转子轴通过花键连接,泵轮装设在泵轴的后部,导叶套置在泵轮的外面,泵的尾端装有防止颗粒进入泵腔内的过滤网,套筒套置在电机定子上,并与滤网架和泵颈组合形成一导液腔,泵头固定在泵颈上,泵头内设有与导液腔相连通的出液通道,其前端设有出液口。电机引出电缆通过泵头与泵颈内的插座相连接。插座与电机转子通过导线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
(1)电机和泵为一体,体积小、重量轻;
(2)无泄漏;
(3)安装方便,且不占空间;
(4)由于电机和泵都潜在液体中,电机冷却效果好;
(5)电机和泵采用耐腐材料制造,可耐各种腐蚀性液体。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轴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潜油泵,包括泵轮1、导叶2、电机定子3、电机转子4、泵颈5、泵头6、前轴承支架7、后轴承支架8、套筒9、电机引出电缆10。后轴承支架8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定子3的后端,其上钻设有3个进油孔23,前轴承支架7和泵颈5通过螺栓紧固在电机定子3的前端,前轴承支架7和泵颈5上分别钻设有4个相互对应的出液孔。前、后轴承支架7和8上分别装设有滑动轴承11和12。在电机转子4的中心处设有电机转子轴16,电机转子轴16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止推轴承13和14,电机转子轴16的后端铣有花键槽,泵轴15与电机转子轴16通过花键连接,泵轮1安装在泵轴15的后端导叶2套置在泵轮1的外面,泵的尾端装有防止颗粒进入泵腔内的过滤网22,套筒9套置在电机定子3上,并与滤网架17和泵颈5组合形成一导液腔18,泵头6固定在泵颈5上,泵头6内设有与导液腔18相连接的出液通道19,其前端设有出液口20,电机引出电缆10的一端与泵颈5内的插座21相连接,其另一端经泵头6引出。泵颈5内的插座21通过导线与电机转子4连接。进入泵腔内的液体通过后轴承支架8上的3个进油孔23进入导液腔18内,并通过前轴承支架7和泵颈5上的出液孔进入泵头6内,经出液通道19和出液口20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莉,未经李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09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悬挂式建筑施工垃圾通道
- 下一篇:自锁式调节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