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晶闸管击穿检测光电转换电路无效
| 申请号: | 01250876.4 | 申请日: | 2001-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5131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25 |
| 发明(设计)人: | 司明起;赵柏品;李金鸿;张银山;陈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荣信电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27 | 分类号: | G01R31/27;H02J3/18 |
| 代理公司: | 鞍山大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聂振峡 |
| 地址: | 11404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晶闸管 击穿 检测 光电 转换 电路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应用于高压静止型动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中用来进行光电转换的晶闸管击穿检测光电转换电路。
(二)背景技术
静止型动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专利号00212387.8)的作用是能有效改善供电系统稳定性,减少线路能量损耗,增加电力系统传输能力;能快速调整无功功率,提高电网及负荷的功率因数,并能有效的抑制谐波以防止其危害。
静止型动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主要用于超高压输电系统和电弧炉、大型轧机及其它无功冲击比较严重的用电场合,同时也适用于大功率单相负载,如电力机车等。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高压静止型动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中,晶闸管击穿检测电路至控制系统之间的晶闸管击穿检测光电转换电路,进行光电转换。
晶闸管击穿检测光电转换电路,接线图如图1所示,该电路由数个相同支路电路并联组成,现以一个支路进行接线说明。
光电接收头HS输入端连接光纤,(1)为输出端,(2)为接地端,(3)为电源端,(4)为空端。
HS(1)端通过电阻1R1与三极管1V1基极相连,并从集电极引出线连接发光二极管1V2、电阻1R3后,与三极管1V3基极连接,且1V3发射极接地;在发光二极管1V2与电阻1R3之间,经电阻1R2接地。
HS(3)端连接于电源VCC(+5V),其间先后连接电容IC1且接地,连接三极管1V1发射极,连接电阻1R4,且1R4又与三极管1V3集电极相连接,并从1V3集电极先后串联二极管1V4及电阻1R5,该支点完成接线。将数个相同支路电路输出端并联后即完成该电路接线。
本电路的工作原理是:
该电路用于用光纤传输光信号后,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进行输出,该电路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当光电接收头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后,利用晶体管的开关特性,将电信号输出。
当被检测晶闸管正常工作(未击穿)时,晶闸管击穿检测电路光电发射头输出一可见光,经光纤输入该电路光电接收头HS。当晶闸管击穿后,晶闸管击穿检测电路光纤发射头无光信号输出到该电路光电接收头HS。
当光电接收头HS输入一光信号(可见光)后,则HS(1)端输出低电平信号,经限流电阻1R1,输入三极管1V1基极,此时1V1为一电子开关,呈现饱和导通状态,则从1V1集电极输出+5V直流电压,送至发光二极管1V2,二极管发亮,显示晶闸管工作正常。电阻1R2为限流电阻,以保证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电流。该电信号又经限流电阻1R3输送至三极管1V3,该三极管也工作在饱和导通状态,经发射极接地,此时该电路无信号输出,只是发光二极管发亮,表示晶闸管工作正常。
当晶闸管反并联单元中,晶闸管被击穿损坏时,晶闸管击穿检测电路光电发射头无光信号输出至该电路光电接收头HS,此时HS(1)端输出高电平信号,经电阻1R1输入三极管1V1基极,但1V1此时处于截止阻断状态,相当于开关断开,无任何电信号输出,发光二极管1V2熄灭。此时,电源VCC(+5V)经电阻1R4、二极管1V4、电阻1R5将电压信号输出,使该电路输出端电位升高一固定值,同时1R4对反向高电平信号起隔离作用。因此每当一个晶闸管反并联单元中晶闸管发生损坏,则电路输出端电位叠加升高一个固定数值,该电路输出端输出一定数值的电压信号至电光转换电路。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中:HS1-HSi:光电接收头
1R1-iR1:电阻
1R3-iR3:电阻
1R4-iR4:电阻
1R5-iR5:电阻
1C1-iC1:电容
IV1-iV1:晶体三极管
1V3-iV3:晶体三极管
1V2-iV2:发光二极管
1V4-iV4:二极管
VCC:+5V电源
(五)具体实施方式
35KV高压静止型动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中,晶闸管击穿检测电路至控制系统之间采用该电路,进行光电转换。
本电路为单相电路,由于每相有40个晶闸管反并联单元,故应有40个相同支路并联后组成单相电路。同时由于该装置为三相,故应有三个相同的单相电路组成该装置的晶闸管击穿检测光电转换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荣信电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山荣信电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08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频电源装置
- 下一篇:大行程高频响速度传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