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堵塞地漏无效
申请号: | 01250406.8 | 申请日: | 200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4982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03 |
发明(设计)人: | 毛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毛建军 |
主分类号: | E03C1/284 | 分类号: | E03C1/2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33 辽宁省大连市甘***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堵塞 地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内排水装置,尤其是安装在民用建筑物室内与下水管道相接的地漏。
背景技术
目前,民用建筑物室内使用的地漏,由于底座底部的返水湾为整体式结构,故夹带泥砂的毛发、纤维织物等杂物易存留在底座底部的返水湾处,使用一段时间后,易将返水湾处堵塞,造成下水管道的排水不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将存留在返水湾处的杂物清除,从而防止堵塞的地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防堵塞地漏包括漏盖和底座,所述底部开设有凹槽的底座上方罩扣有漏盖,隔筒的一端外壁与密封圈内壁紧密套接,密封圈的外壁与底座底部的凹槽内壁相配合。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隔筒、紧密套接在隔筒一端外壁上的密封圈与底座底部及漏盖上部内凹空腔形成的返水湾成可拆分式结构:故使用一段时间后,可将隔筒及紧密套接在隔筒一端外壁上的密封圈一同取出,清除滞留在底座底部内壁、隔筒外壁及密封圈上面的杂物,从而防止出现由于地漏的堵塞使下水管道排水不畅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可将隔筒与漏盖的上端凹腔内壁相固接,且沿隔筒外壁径向开设有通孔。采用这种结构后,可直接通过开启漏盖,便可将隔筒及紧密套接在其一端外壁上的密封圈一同取出,省力、快捷、简化清除杂物的过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作、使用、安装方便,通过将地漏的返水湾设计成可拆分式结构,故可定期地清除滞留在返水湾处的杂物,可防止因地漏返水湾处杂物的堆集而造成地漏堵塞、下水管道排水不畅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堵塞地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堵塞地漏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优选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防堵塞地漏有塑制漏盖1和塑制底座4,所述底部铸塑有凹槽的底座4上方罩扣有漏盖1,塑制隔筒2的一端外壁与橡胶密封圈3内壁紧密套接接触,密封圈3的外壁与底座4底部的凹槽内壁相配合。隔筒2及紧密套接在隔筒2一端外壁上的密封圈3、底座4底部、漏盖1上部内部凹腔形成可拆分式返水湾,在漏盖1上表面有与漏盖1螺纹连接的金属拧盖6。底座4的下端锥状突起与下水管道5紧密套接。
作为这种地漏的进一步改进,还可如图3所示,将隔筒2与漏盖1铸塑为一体,且沿隔筒(2)外壁径向开设有通孔。采用这种结构后,可直接通过开启漏盖,便可将隔筒及紧密套接在隔筒一端外壁上的密封圈一同取出,省力、快捷、简化清除杂物的过程。
如图1、2所示,在实际使用中,污水从漏盖1的辐栅间的空隙流下,经由底座4底部、一端套接有密封圈3的隔筒2、漏盖上部内部凹腔形成的返水湾,从下水管道5排出;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将漏盖1取下后,通过拔取隔筒2可将隔筒2及紧密套接在隔筒一端外壁上的密封圈3一同取出,清除滞留在底座4底部、隔筒2外壁及密封圈3上面的杂物,从而防止因滞留在返水湾处的杂物堆积造成地漏堵塞,出现下水管道排水不畅的问题。在排除洗衣机内的废水时,可将拧盖6取下,将洗衣机的排水管插入隔筒2内,将废水排除。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作、使用、安装方便,通过将地漏的返水湾设计成可拆分式结构,故可定期方便地将滞留在返水湾处的杂物清除,从而防止出现因返水湾处的杂物堆集使地漏堵塞,造成下水管道排水不畅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毛建军,未经毛建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04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只使用一个点光源的导光板
- 下一篇:泡沫乳液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