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引爆可燃气体的教学演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50054.2 | 申请日: | 2001-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4939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29 |
发明(设计)人: | 肖必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必富 |
主分类号: | G09B23/24 | 分类号: | G09B23/24 |
代理公司: |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裴作平 |
地址: | 44826***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引爆 可燃 气体 教学 演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仪器。
目前,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明白可燃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等一旦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体积分数时,遇火就会发生爆炸的事实,是将可燃气体发生器所产生的可燃气体通过进气管引入一个敞口倒置桌面的纸筒内,在纸筒的顶部开有一个小孔,实验前,将纸筒的顶部的小孔塞住,当燃气发生器产生的可燃气体进入纸筒后,由于可燃气体较空气轻,可燃气体就将纸筒内的空气向下排出,当估计纸筒内充满了可燃气体后,移开气体发生装置,将纸筒顶部的小孔打开迅速点燃逸出的可燃气体,纸筒内可燃气体因燃烧而减少,空气从纸筒的底部快速补充进入纸筒内与可燃气体混合就会发生爆炸,从而将纸盒高高掀起。这种方法不足之处在于操作不便,成功率不高,不便于学生观察思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教学演示的引爆方法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电子引爆教学演示装置,操作方便、安全,成功率高。
电子引爆可燃气体的教学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固定板1、燃气收集盒2、金属燃气进气管3和电子打火装置4组成,燃气收集盒2活动放置在固定板1上,燃气收集盒2除底部外,其它几面都是密封的,金属燃气进气管3固定在固定板1上,金属燃气进气管3的出气口位于燃气收集盒2内,电子打火装置4的正极打火端头位于金属燃气进气管3的出气口旁,负极接金属燃气进气管3。在固定板1上还固定有一根连线5,连线5的另一端固定在燃气收集盒2上,燃气收集盒2用金属或塑料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操作方便安全,成功率高,能充分引导和开发学生智力,演示效果好,节能节时。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固定板1用木板,在固定板1中心打一个圆孔,将金属如铁或铜制做的燃气进气管3从固定板的圆孔中穿出,用一次性透明塑料水杯做燃气收集盒2,将其罩在燃气进气管3的出气口上。用一根连线5将燃气收集盒与固定板连在一起,电子打火装置就用一次性打火机所用的电子打火装置即可,将电子打火装置的正极打火端头安放在燃气进气管出气口旁,负极与铁或铜制做的燃气进气管相连。实验开始时,将燃气进气管的进气口与氢气发生器的出气口相连通,打开氢气发生器开关,氢气通过燃气进气管进入收集盒内,收集盒内的空气从未密封的盒底被排出,约10秒钟后,关闭氢气发生器,按动电子打火装置的开关,电子打火装置的正极打火端头与铁或铜制做的燃气进气管出气口之间产生火花,就会引爆收集盒内的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爆炸气浪将收集盒掀起,由于连线5的作用,收集盒不会乱飞,且可重复使用。因燃气收集盒是敞口、透明塑料制做的,不会有任何危险,且能让学生透过塑料杯可观察到爆炸瞬间闪现的火花,增强了演示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必富,未经肖必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00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