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牙轮钻头储油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49977.3 | 申请日: | 200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5007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7 |
发明(设计)人: | 马丽;宋远峰;彭红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汉石油钻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22 | 分类号: | E21B10/2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建平 |
地址: | 4331***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牙轮 钻头 储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石油、地质钻探的牙轮钻头的储油装置,是对现有牙轮钻头储油装置的改进。
牙轮钻头的储油装置通过长油孔与牙掌轴颈相通,通过底部的传压孔与牙轮钻头的外围相导通,由此而构成一个牙轮钻头的储油密封压力补偿系统,该压力补偿系统的作用不仅在于平衡牙轮钻头工作时其轴承内外腔的压力,而且能防止泥浆进入轴承腔内并防止润滑脂的漏失,使轴承腔保持充分的润滑状态。实现上述功能的关键就在于储油装置中的储油囊与储油孔的配合能确保密封。现有的牙轮钻头储油装置包括有压盖、保护杯和储油囊,储油囊与储油孔密封配合位设置在储油孔中部的孔肩处,通过孔肩与储油囊上端密封翻边的配合来实现它们的密封要求。然而现有储油孔的孔肩处均设计成具有一个23°斜面的倒锥孔,这种倒锥孔存在问题是:其一斜锥面加工困难,精度和表面光洁度难以保证,从而影响储油囊与储油孔的密封质量,且产品废品率高;第二是由于孔肩处存在锐角,易产生储油囊密封部位被切断而导致牙轮钻头的早期失效。因此,迫切需要对储油装置的密封结构进行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设计出一种便于加工且密封质量好、使用性能稳定的牙轮钻头储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有开设在牙掌6上的储油孔9和安设在储油孔内的储油囊5、保护杯4及压盖2,其不同之处在于储油孔中部的孔肩8为平直或基本平直形,孔肩平面与储油囊上端的密封翻边相配合,保护杯的下端设有向外后侧翻起的锥台形压边,锥台形压边与储油囊密封翻边的上面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将储油孔中的孔肩改为平直形,即孔肩面与孔轴线保持垂直,这不仅使加工工序得到简化,而且也提高了储油孔的加工精度和质量,使加工工效得到提高,同时又降低了废品率;2、由于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改善,有利于孔肩与储油囊密封翻边的配合,同时保护杯下端设置锥台形压边,通过其施压可使密封翻边下面和外周牢固地与储油孔孔肩位相贴合,确保储油孔的密封;3、孔肩设置成平直形,可避免转角处对储油囊的损伤、有效防止储油囊被切断的现象发生,从而提高了牙轮钻头储油装置的工作可靠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正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储油囊密封翻边的局剖图。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储油孔9开设在牙轮钻头的牙掌6上,储油孔的下端与传压孔7相导通,储油孔的上部侧向与长油孔10相连通,长油孔的另一端与牙掌轴颈相通,储油孔为内小外大两节形的柱状孔,中部的孔肩8呈平直形,即与储油孔的轴线相垂直,储油孔的下方装有橡胶制成的盆状储油囊5,储油囊的上端设有密封翻边,密封翻边由翻边14和密封圈13构成,密封圈的截面中心可高于或齐平于翻边上平面,密封圈可为“O”密封圈,密封翻边与孔肩相配合,储油囊的上方配置有保护杯4,保护杯下端设有向后外侧翻起的锥台形压边与储油囊密封翻边相配合,锥台形压边的翻起角度为40~60°,起紧压密封翻边的作用,保护杯的上端设有出油孔,保护杯上端通过压盖2压住,压盖下端面上开设有通油槽11与保护杯的出油孔相配置,形成出油通道,使润滑脂在储油囊的作用下被挤出储油囊与保护杯所形成的内腔,进入储油孔上部,压盖的中部设有螺塞1,上端由弹性挡圈12止挡,在储油孔上部安有密封圈3,与压盖相配置,以保证储油孔内腔的封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汉石油钻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汉石油钻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99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镀防伪包装膜(纸)
- 下一篇:高效养身富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