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纸浆模塑成形模具无效
申请号: | 01249970.6 | 申请日: | 200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4925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22 |
发明(设计)人: | 刘耿;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第二机床厂 |
主分类号: | D21J5/00 | 分类号: | D21J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志菊 |
地址: | 43006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纸浆模 塑成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纸浆模塑成形模具。具体地说就是在纸浆模塑制品形成过程中,纸浆顺利形成成形湿坯的这种专用模具。
现有的普通成形模具是由中空的模具附着一层或多层滤网构成的。将其沉入纸浆中,过滤掉纸浆中的大部分水,在成形的模具滤网上形成制品的湿坯,然后再经过热压等其它工序形成制品。这种普通成形模具的普遍缺点就是形成合格湿坯的时间太长。如果缩短滤水时间,湿坯的含水量太高,热定型过程中的成品率就太低,甚至湿坯本身的合格率就很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在成形模具中,增加一种模芯,来提高模具本身的吸水率,使它能在成型过程中,用极短的时间就将水分滤走,使生产效率和成品率得以极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这种纸浆模塑成形模具包括成形模体2、滤网4及中空吸附部分,其中空吸附部分增加一个有通孔1-1的模芯1,模芯1的芯头与模体形状相似,正好填充模体中空部分,通孔是从的模芯芯头与模体的贴近面通向与低压腔连接的芯尾1-3。
所述的纸浆模塑成形模具,通孔1-1的孔径为3-6mm,均匀分布,孔距为12-2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现有模具的基础上,增加一种均布适量通孔的模芯,用以填充成形模体的中空部分,迫使模具在滤水过程中,首先挤出模具容水的空间。然后在模具模芯上设计合理数量和孔径的孔,使得滤网滤出的水分能够快速地通过模芯的通孔排出。是用一种简单的结构,大幅提高了纸浆模塑生产湿坯成形效率,使湿坯和制品的合格率和生产效率都得到了极大提高。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2是成形模体,4是滤网、1是模芯,1-1是通孔,3是压网圈,5是固定台、1-2是模芯连接台,1-3是模芯芯尾、1-4是模芯芯头。成形模的其它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只是增加了一个模芯1,模芯中部有一个连接台1-2,连接台通过紧固件将模芯固定在模体固定台5上,使用时,模芯芯尾一端置于一低压腔中。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成形模的其它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只是增加了一个模芯1,模芯中部有一个连接台1-2,连接台通过紧固件将模芯固定在模体固定台5上,使用时,模芯芯尾一端置于一低压腔中。本实用新型的模芯与模体形状相匹配,即模芯的芯头正好填充模体的中空部分,通孔从模芯芯头即模体中空面通向模芯芯尾,模芯上通孔的直径和数量与制品的形状和大小有关。当排水的流量为一定值时,孔径增大,流速会减小,孔径减小,流速增加了,压力损失会增大。在实际的生产应用中,当压力和流量一定时,孔径应当在φ3-φ6mm之间较为合理。孔距12-20mm。
本实用新型适于各种形状的成形模具,无论是圆形或方形或其它形状,模芯随着成形模中空腔的形状而改变,以填充空腔部分为原则。因此,无论模具形状怎麽改变,只要在成形模中空腔内加了带孔的模芯,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第二机床厂,未经武汉第二机床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99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