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被动式大气有机污染物采样器无效
申请号: | 01249842.4 | 申请日: | 200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4856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10 |
发明(设计)人: | 祁士华;李虹杰;张莺;杨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天虹智能仪表厂;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G01N1/14 |
代理公司: | 华中理工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方放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被动式 大气 有机 污染物 采样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大气环境监测仪器,特别涉及大气干湿颗粒相和溶液相有机污染物采样。
在地表环境中有机污染物通过大气、水体和土壤等介质循环,并存在于大气、水体和食物中,人类通过接触、呼吸和饮食而受到有机污染物致癌、致畸和致基因突变的毒害作用。污染物传播过程中,以大气传输对环境的影响范围为最大,城市居民、工厂及机动车等排放出的多环芳烃类及多氯联苯类、农民使用及农用土壤排放的有机氯农药类通过大气可远程传输,并在一定条件下通过颗粒物和雨水向湖泊、河流及地表其他介质沉降而产生远程污染。从1988年开始国外学者已从事持续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研究,2000年联合国环境规则署确定了部分POPS的黑名单,2001年美国等发达国家也相应公布了本国的POPS黑名单,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至今尚未充分开展。现在虽然已解决了超低含量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测试问题,但受到采样技术的限制,目前使用的大气污染物采样装置由抽气泵和采集部分组成,采集部分具有滤膜,可用于收集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很难做到对大气干湿颗粒相和溶液相有机污染物的一体化采集;由于抽气泵需要电源,在缺少电源的边远地区采样点不能工作,限制了采样范围,不能满足作为大气污染远程输送研究和监测目的的采样。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被动式大气有机污染物采样器,无需电源,又能收集干湿颗粒物和溶液相有机污染物,以适应远程大范围的采样点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被动式大气有机污染物采样器,用于干湿颗粒相和溶液相有机污染物采样,具有滤膜,其特征在于该采样器由互相连通的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部分为漏斗形,下部分为圆筒形、内装有溶液吸附物,圆筒底端与大气连通,所述滤膜装于上下两部分之间。
所述的被动式大气有机污染物采样器,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漏斗形上部分下端嵌入上压盖、所述圆筒形下部分上端与下压盖螺纹连接,上压盖和下压盖之间螺纹连接或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的被动式大气有机污染物采样器,所述下部分圆筒底端可以装有堵头,堵头内填充透水透气材料。
本实用新型没有通常大气污染物采样装置的抽气泵,依靠大气传输和降雨被动式采样,因而无需电源,上部分宽大的漏斗口便于收集污染物,上下两部分之间的滤膜收集干湿颗粒物,下部分圆筒内的溶液吸附物吸附溶液相有机污染物,结构简单,既适于安装在污染源附近的采样点,又适于安装于缺乏电源的边远地区的采样点,可满足大气有机污染物远程传输研究和监测为目的的采样。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状态进一步说明。采样器的上部分漏斗形采样斗1紧配合嵌入上压盖2,采样器下部分圆筒7上端与下压盖6螺纹配合连接,上压盖2和下压盖6通过螺栓14连接,中间夹有纱布3、石英纤维滤膜4和滤膜支承金属网5;圆筒7内装有聚乙烯泡沫8作为溶液吸附物,金属网9用于支承聚乙烯泡沫8,圆筒7底端与漏斗形堵头10螺纹配合,堵头10内填充脱脂棉11,脱脂棉11由底端金属网13和螺帽12支承。旋松螺栓14即可分离上压盖2和下压盖6,顺序取出石英纤维滤膜4和聚乙烯泡沫8,得到待分析检测的干湿颗粒相收集和溶液相污染收集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天虹智能仪表厂;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未经武汉天虹智能仪表厂;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98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风扇
- 下一篇:便携式可伸缩直筒望远型潜望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