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阀控式液压油缸活塞杆的防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49546.8 | 申请日: | 200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5068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刘永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32 | 分类号: | F16J15/3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控式 液压油 活塞杆 防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油缸,特别是涉及一种阀控式液压油缸活塞杆的防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输送泵以及其它一些机械产品中,其液压油缸活塞杆浸在水中,当活塞杆回缩时,容易将水带入液压油中。目前采用的油缸活塞杆密封由三部分组成,两个唇口向内的密封件用来封油,一个防尘圈用来防止外界污染物的侵入。在活塞杆后退时,表面会附着一层水膜,经过防尘圈时,防尘圈对水膜有一个刮挤作用,刮挤效果与防尘圈对活塞杆的压力以及油缸运动的速度有关,防尘圈对活塞杆的表面压力大,经过防尘圈后残留的水就少,由于防尘圈对活塞杆表面的压力仅为防尘圈弹性变形产生的压力,这种压力是很小的,不足以将活塞杆上的水膜全部刮下,油缸每动作一次带入少许,频繁动作积累使大量的水带入,引起液压油乳化变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水带入油缸且结构简单的液压油缸活塞杆的防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的压盖上装有与唇口向内的唇形密封圈对应的唇口向外的唇形密封圈,唇口向内的唇形密封圈与唇口向外的唇形密封圈之间形成有压力油腔,在压盖上设有油路,油路一端与压力油腔连通,另一端与溢流阀连通。
在溢流阀与油路之间连通有带通向压力油腔的单向阀的油泵,单向阀与油泵之间连通有蓄能器。
溢流阀设定压力比蓄能器压力高。
由于本实用新型保留外侧的防尘圈以及内侧的密封圈,压盖上装有与唇口向内的唇形密封圈对应的唇口向外的唇形密封圈,两个唇形密封圈之间形成压力油腔,并在压力油腔上串联一个溢流阀,由于唇口是面向压力油腔,有极少量的水和活塞杆腔的液压油带入压力油腔,但不可能从唇形密封圈跑出,随着带入的液体不断增多,将引起压力油腔的压力升高,当压力升高到溢流阀的调定压力时,溢流阀开启,使压力油腔内的油经溢流阀流入废油箱;在溢流阀与油路之间连通有带通向压力油腔的单向阀的油泵,单向阀与油泵之间连通有蓄能器,溢流阀调定压力比蓄能器压力高,压力油通过单向阀与系统回路隔开,压力油作用在唇形密封圈的唇边上,使唇边紧紧贴在活塞杆上,由于密封圈本身具有弹性,在压力油作用下就能将活塞杆上的水膜刮挤干净,而压力油腔与系统有单向阀隔开,所以压力油腔里带有水的液压油不可能再进入液压系统,从而确保水不侵入液压系统,有效防止水带入液压油缸,且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造价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在压盖1上装有与唇口向内的唇形密封圈3对应的唇口向外的唇形密封圈4,唇形密封圈3与唇形密封圈4之间形成有压力油腔5,在压盖1上设有油路8,油路8一端与压力油腔5连通,另一端与油泵12连通,在油泵12与油路8之间设有通向压力油腔5的单向阀9,单向阀9与油泵12之间设有蓄能器10,单向阀9与油路8之间设有溢流阀11。溢流阀11设定压力比蓄能器10压力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95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体符号钟表字盘
- 下一篇:同侧出线型便携式铅酸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