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感应加热器无效
申请号: | 01248542.X | 申请日: | 200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4940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发林 |
主分类号: | H05B6/02 | 分类号: | H05B6/02;H05B6/22 |
代理公司: | 辽阳新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晓东 |
地址: | 111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加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机械加工领域,特别适合锻造加热中的中频感应透热炉上的一种感应加热器。
现有的中频感应透热炉,是由多个长600mm的感应加热器连接组成的,而每个感应加热器的感应圈和炉衬管等都是与它外围的耐火混凝土捣制在一起的,这种感应加热器重量很重,搬运较困难,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其外围的耐火混凝土由于里面的感应圈温度升高而膨胀、导致开裂而损坏,乃至报废;感应加热器内部的感应圈或炉衬管如出现损坏,也将会因为无法更换而导致整个感应加热器的报废。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由于耐火混凝土开裂或感应圈、炉衬管等部件出现损坏而造成整个感应加热器报废的问题,提供一种重量轻,安装、更换部件方便的感应加热器,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延长中频感应透热炉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加热器的设计方案是,在现有的感应加热器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将已有技术中的与感应圈和炉衬管外围捣制在一起的耐火混凝土去掉,换成组装式、轻质的由后端板、带有感应圈联接端引出口的前端板、插固在前、后两端板两端沟槽内的带有炉衬管固定孔的固定板和上、下两块盖板通过螺栓连接构成的箱体,并在箱体内填入固定感应圈的填充物。
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加热器与已有技术比有以下优点:1、由于箱体内填充了轻质的耐火纤维毡,使感应加热器的重量减轻,便于搬运。2、减少了中频感应透热炉上所需的感应加热器的节数,由原来的两节或三节并成了一节,炉衬管完全同心,解决了多节感应加热器在安装使用过程中炉衬管不同心而带来的安装难的问题。3、减少了感应加热器之间联接处的热损失,提高了热效率,明显地减少了电能消耗。4、由于此感应加热器采用了组合式的结构,完全避免了已有技术中因耐火混凝土结构开裂导致损坏报废的现象,感应加热器内部的感应圈和炉衬管等部件若出现故障或损坏,可以非常容易地得到更换,不会造成整个感应加热器的报废,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5、从外观上看美观大方,并且由于绝缘防护性能好,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能。
附图1,为感应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加热器的结构有进一步的了解,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详述如下:
实施例,感应加热器。
参照附图1、2,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加热器的结构包括了图中的由碳化硅(或刚玉陶瓷管)制成的炉衬管1,包在炉衬管1外的云母纸的绝缘保温层2,缠在绝缘保温层2外的包有玻璃丝布并经绝缘漆处理的方形紫铜管绕成的感应圈3,每个感应圈3上焊接着的紫铜的电源联接板4,每个感应圈3的两端头上焊接着低碳钢的进、出水管接头5,连接感应圈3的联接螺栓6、螺母7,感应圈联接板8,由后端板10、带有感应圈联接端引出口的前端板11、插固在前、后两端板11、10的两端沟槽内的带有炉衬管固定孔的支撑板12和上、下两块盖板13通过尼龙螺栓14联接成的箱体,及箱体内填入的固定感应圈3的硅酸铝耐火纤维毡的填充物9所组成。其中感应圈3可根据需要绕成单层或双层,每两个感应圈3之间用铜焊焊成一组,感应加热器内有若干个这样的感应圈组。炉衬管1的两端固定在支撑板12的炉衬管固定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发林,未经王发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85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