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手动油门、离合、刹车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1248469.5 | 申请日: | 2001-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4825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20 |
| 发明(设计)人: | 孙荣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荣震 |
| 主分类号: | B60T7/10 | 分类号: | B60T7/10 |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松花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岳泉清 |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手动 油门 离合 刹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汽车离合、给油、刹车时用的一种手动控制装置。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汽车无论是油门给油控制,还是换挡离合控制及刹车控制多数是采用脚踩踏板式控制。这对因腿脚有残疾,脚踏力度不足或根本无法用脚操纵控制的残疾人来说想驾驶汽车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制一种汽车手动油门、离合、刹车装置,即将汽车原有的脚踏控制装置完全由手动装置所取代。
本实用新型由刹车控制手柄1、油门离合控制手柄2、棘轮、棘爪机构和翻转机构组成。刹车控制手柄1由连杆17、刹车拉筋20、内套19组成;连杆17的上端与内套19的下端固定连接,刹车拉筋20的一端固定在连杆17下端的孔21内,刹车拉筋20的另一端与车内原刹车控制装置固定连接。在连杆17下端孔21的上方设置有孔38,孔38内固定有短管39。油门离合控制手柄2由连杆16、油门拉筋13、离合拉筋24、滑块6、螺旋槽升降套11、内套12、滑块外套5组成;连杆16的上端与内套12的下端固定连接,离合拉筋24的一端固定在连杆16下端的孔27内,离合拉筋24的另一端与车内原离合控制装置固定连接,在连杆16下端孔27的上方设置有孔14,孔14内固定有短管32,螺旋槽升降套11固定在内套12的外面,滑块6固定在螺旋槽升降套11的螺旋槽内,滑块外套5设置在滑块6和螺旋槽升降套11的外面,油门拉筋13的一端固定在滑块6上,油门拉筋13的另一端与车内原油门控制装置固定连接。棘轮、棘爪机构由棘轮3、棘爪4、棘爪升降杆7、弹簧8、固定轴31组成,固定轴31上依次固定有短管39、棘轮3和短管32,固定轴31上带螺纹的一端与螺母37是螺纹联接,棘爪升降杆7的一端固定在棘爪4的后侧,棘爪升降杆7的另一端固定在滑块6上,棘爪4的前侧由轴9固定在连杆16上,棘爪4与轴9是转动联接,轴9上还固定有套10,套10上固定着弹簧8,弹簧8的一端固定在连杆16上,弹簧8的另一端固定在棘爪4上。翻转机构由固定销28、固定套29、弹簧36和转轴33组成;固定销28设置在转轴33靠后端上,弹簧36设置在转轴33上并置于固定套29的前端,转轴33的后端固定在固定套29上的孔34内,转轴33的上侧面固定着棘轮3。其工作原理是:当发动机起动后,逆时针方向转动油门、离合控制手柄2,螺旋槽升降套11的转动带动滑块6上升,固定轴31起支点作用,杠杆原理使得油门拉筋24上拉实现给油,同时棘爪升降杆7上升,棘爪4的后端抬起,然后顺时针收回油门离合控制手柄2,此时用手向前推动油门、离合控制手柄2,棘爪4卡住棘轮3,发动机和变速箱分离,松开手柄2可进行换挡,换挡后再用手逆时针转动油门、离合控制手柄2,使棘轮3、棘爪4脱开开始起车,若需要换下一挡,只要重复上述操做即可。同理刹车时向前推下刹车控制手柄1,刹车拉筋后拉实现刹车。当遇紧急刹车时,同时推下刹车控制手柄1和油门、离合控制手柄2,油门、离合控制手柄2是集油门给油、发动机与变速箱离合二项功能为一体;减速刹车时,先推下油门、离合手柄2、再推下刹车手柄1。该装置翻转置于水平位置时,正常人驾驶不受任何影响。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的是杠杆工作原理,所以该手动控制装置操作时即轻便、又省力,该手动控制装置完全替代了正常人脚踩踏板式的操纵功能,为腿脚残疾人驾驶汽车提供了可行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左视图,图3是俯视图,图4是图2的K向放大视图,图5是图4的A-A剖视放大图,图6是图2的B-B剖视放大图。
实施例:本实施例由手柄1、油门离合控制手柄2、棘轮、棘爪机构和翻转机构组成。刹车控制手柄1由连杆17、刹车拉筋20、内套19组成;连杆17的上端与内套19的下端固定连接,刹车拉筋20的一端固定在连杆17下端的孔21内,刹车拉筋20的另一端与车内原刹车控制装置固定连接。在连杆17下端孔21的上方设置有孔38,孔38内固定有短管39。孔21的侧面上固定着顶丝22,外套18设置在内套19的外部。油门离合控制手柄2由连杆16、油门拉筋13、离合拉筋24、滑块6、螺旋槽升降套11、内套12、滑块外套5组成;连杆16的上端与内套12的下端固定连接,离合拉筋24的一端固定在连杆16下端的孔27内,离合拉筋24的另一端与车内原离合控制装置固定连接,在连杆16下端孔27的上方设置有孔14,孔14内固定有短管32,螺旋槽升降套11固定在内套12的外面,滑块6固定在螺旋槽升降套11的螺旋槽内,滑块外套5设置在滑块6和螺旋槽升降套11的外面,油门拉筋13的一端固定在滑块6上,油门拉筋13的另一端与车内原油门控制装置固定连接,孔27的侧面上固定着顶丝23。棘轮、棘爪机构由棘轮3、棘爪4、棘爪升降杆7、弹簧8、固定轴31组成,固定轴31上依次固定有短管39、棘轮3和短管32,固定轴31上带螺纹的一端与螺母37是螺纹联接,棘爪升降杆7的一端固定在棘爪4的后侧,棘爪升降杆7的另一端固定在滑块6上,棘爪4的前侧由轴9固定在连杆16上,棘爪4与轴9是转动联接。轴9上还固定有套10,套10上固定着弹簧8,弹簧8的一端固定在连杆16上,弹簧8的另一端固定在棘轮4上,轴9的螺纹端与螺母15是螺纹联接。翻转机构由固定销28、固定套29、弹簧36和转轴33组成;固定销28设置在转轴33靠后端上,弹簧36设置在转轴33上并置于固定套29的前端,转轴33的后端固定在固定套29上的孔34内,转轴33的上侧面固定着棘轮3。转轴33的前端与侧板35固定连接,侧板35的两边固定有螺纹管26,螺纹管26的两端设置有螺母25,固定套29固定在固定架30的上端,固定架30固定在驾驶座椅下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荣震,未经孙荣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84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