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柴油机单体喷油泵无效
申请号: | 01247930.6 | 申请日: | 200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4970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泽明;杜兵;征小梅;袁雪平;肖朝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红江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F02M57/00 | 分类号: | F02M5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2162***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机 单体 油泵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大功率、高速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中使用的柴油机单体喷油泵。
燃油喷射系统是柴油机的关键部件,素有柴油机心脏之称,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柴油机的性能,喷油泵就是燃油喷射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之一。现在,柴油机的喷油泵普遍采用的是等容出油阀,喷油泵的结构是泵体装有等容出油阀和柱塞偶件组成的油泵,下部滚轮机构单独为一体,滚轮机构需通过另外的传动壳体才能与凸轮箱中的凸轮轴实现连接。随着柴油机的强化程度越来越高,现有柴油机的喷油泵结构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在各种工况下,由于等容出油阀不能控制高压油管中的残余压力的变化,柴油机会出现二次喷射和低工况不稳定的现象,由此带来油耗大、排放量大并且噪声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使柴油机工作情况恶化,对强化型柴油机完全不能适用;二是泵体结构庞大,安装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柴油机单体喷油泵,采用等压出油阀避免产生二次喷射和不规则喷射,并将喷油泵设计成带滚轮机构直接插入式的单体泵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柴油机单体喷油泵,包括泵体、柱塞偶件和出油阀,其特征在于泵体内下部装有滚轮机构,直接插入柴油机的凸轮箱中,泵体内中部装有柱塞偶件,上部装有出油阀,出油阀为等压出油阀。
所述等压出油阀的阀座内设通往连接喷油泵和喷油器的高压油管的压力油道和卸压油道,压力油道出油端设由钢球和弹簧几弹簧座构成的出油阀,卸压油道卸油端设由钢球和弹簧及弹簧座构成的减压阀。卸压油道与减压阀相连处设节流孔,节流孔为小于卸压油道的通道。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
图1为柴油机单体喷油泵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采用的等压出油阀结构剖视图。
实施例:参见图1,本柴油机单体喷油泵有一整体的泵体3,泵体3内由上至下依次装有等压出油阀9、柱塞偶件和滚轮机构2,安装于滚轮机构2上的柱塞弹簧4用于柱塞5的复位,以确保滚轮1与凸轮相互紧贴,使柱塞5按凸轮型线所提供的运动规律进行工作,保证滚轮机构2的稳定性。滚轮机构2安装于泵体3内的下部,用油泵法兰四个螺栓孔安装,可将油泵直接插入柴油机凸轮箱中。柱塞5顶部与等压出油阀9的出、卸油道11和12之间形成压力油腔7,柱塞套6上部腔壁上设有进、回油孔13和14,当柱塞5向上运动,封闭了柱塞套6进、回油孔13和14上边缘时,油泵即开始供油。等压出油阀9的结构参见图2,采用双钢球密封式结构,等压出油阀的阀座19内设通往高压管的压力油道18和卸压油道20,压力油道18出油端设由钢球15和弹簧16及弹簧座17构成的出油阀10,卸压油道20卸油端设由钢球22和弹簧23及弹簧座24构成的减压阀8。卸压油道20与减压阀8相连处设节流孔21,节流孔21为小于卸压油道20的通道。
本喷油泵柱塞由柴油机燃油凸轮轴经直接插入的滚轮机构来驱动,它们以一个不变的全行程作往复运动。在柱塞供油行程中,出油阀开启着,燃油经压力油道和高压油管(即连接油泵和喷油器的管道)流进喷油器,此时减压阀保持关闭状态。喷油结束时,出油阀由于弹簧力和高压油管中的油压效应而关闭。减压阀由高压油管中的残余压力而打开,使高压油管中的压力急速下降,从而确保喷油器针阀迅速关闭,防止燃油滴漏入燃烧室,有效避免了二次喷射和不规则喷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采用了等压出油阀,避免了二次喷射和低工况不稳定,使喷油器喷射压力提高,从而带来了油耗的降低,并在减轻排放、降低噪声方面效果显著。
2.本结构将滚轮机构设计在喷油泵的整体泵体内,直接插入到柴油机凸轮箱中,安装方便,结构紧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红江机械厂,未经重庆红江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79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水生物净化设备
- 下一篇:结构改进之扯取式薄膜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