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差动式制动摩托车超越滑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47886.5 | 申请日: | 200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4992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0 |
发明(设计)人: | 徐泰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泰荣 |
主分类号: | B60K41/20 | 分类号: | B60K41/20;F16D4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44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差动 制动 摩托车 超越 滑行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超越滑行装置,尤其是差动式制动摩托车超越滑行装置。
二、背景技术:
目前,大家所熟知的摩托车超越滑行装置如已公开的中国专利号为:(01214693.5)高效能摩托车超越滑行装置由支承套、连接螺钉、星轮、定位销、左挡环、紧固螺钉、链轮、外环、拨爪盘、弹簧推销、制动滚柱、主动滚柱、工作滚柱、右挡环、轮毂挡圈、防尘盖、操纵控制器等组成,这种装置的操纵控制器是通过凸轮的转动,带动止动推销下压拨爪盘右端面,靠推销与拨爪盘之间的摩擦力带动拨爪盘转动,拨爪盘的拨爪拨动工作滚柱至滚道后部,同时制动滚柱由弹簧推销至楔缝,靠自动楔紧实现制动。这种制动方法使止动推销与拨爪盘之间平面接触,其产生的摩擦力对推销的磨损很大,制动过程中的撞击声也较大,制动不平稳,影响了超越滑行装置的使用寿命,又由于这种装置的制动控制操纵部件安装在摩托车离合器的手柄上,当实施制动操作时,由于离合器作用使发动机内部啮合处于脱开状态,导致摩托车前后制动不一致。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差动式制动摩托车超越滑行装置。通过改变现有滑行装置的内部结构和制动操作部份,解决止动销磨损严重,制动不平稳,滑行装置和离合器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包括支承套、铆钉、星轮、定位销、左挡环、螺钉、链轮、外环、油杯、拨爪盘、弹簧推销、制动滚柱、主动滚柱、轮毂挡圈、衬套、防尘盖、制动操纵控制器、右挡环、拨爪口,其特征在于:A.在防尘盖的凸台内安装有由支承座、摇臂、凸轮块、弹簧、拉线组成的制动器、摇臂的一端经转轴与支承座铰接,摇臂的另一端内安置有制动轴承、并经芯轴铰接凸轮块,凸轮块由弹簧定位,连接在凸轮块上的拉线穿出防尘盖的拉线孔;B.外环内套装拨爪盘,拨爪盘外圆凸台左端面与外环台阶孔端面接触,制动时,制动轴承伸出与拨爪盘右端面接触。
采用上述方案将止动推销与拨爪盘之间的平面接触变成了点接触,减少了制动机构和拨爪盘之间的摩擦以及拨爪盘与外环之间的摩擦,其润滑充分,密封效果好,制动平稳,机械寿命长,不改变原车操作方法,通用性强。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操纵控制器19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请看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由支承套1、铆钉2、星轮3、定位销4、左挡环5、螺钉6及15、链轮7、外环8、油杯9、拨爪盘10、弹簧推销11和14、制动滚柱12、主动滚柱13、轮毂挡圈16、衬套17、防尘盖18、制动操纵控制器19、右挡环20、拨爪21和22,制动轴承23、芯轴24、摇臂25、摇臂转轴26、支承座27、凸轮块28、弹簧29、拉线30、顶盖31、拉线孔32等组成,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是:中心轴上经轴承套装有右挡环20,右挡环20外有支承套1,支承套1经铆钉2连接星轮3,左挡环5与外环8之间经螺钉6固定链轮7,星轮3与链轮7之间安装有主动滚柱13和制动滚柱12,主动滚柱13与拨爪21或22接触,另一侧与弹簧推销14接触。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要点是:A、在防尘盖18内装有制动器19,制动器的摇臂25一端经转轴26与轴承座27铰接,另一端内装有制动轴承23,并经芯轴24铰接凸轮块28,凸轮块由弹簧29定位,连接凸轮块的拉线30穿出防尘盖的拉线孔,拉线30与原车前刹车手柄连接;B.外环8内套装拨爪盘10,拨爪盘10外圆凸台左端面与外环8台阶孔端面接触,制动时,制动轴承23伸出与拨爪盘10右端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摩托车在行使过程不需超越滑行时,抓放摩托车前刹车手柄,在拉线30的作用下凸轮块28被拉至凸轮升高点,这时摇臂25抬高,使制动轴承23点压拨爪盘10右端面,由于摩托车行使时其后轮转速与拨爪盘10的转速存在差速,当拨爪盘10外圆凸台左端面与外环8右侧台阶环端面接触时,由差速产生摩擦力,迫使拨爪盘10反转,这时拨爪盘10的拨爪21、22便将主动滚柱13全部压入工作滚道后槽宽部,同时和制动滚柱12被弹簧推销14推入制动滚道窄逢处,将星轮3和外环8楔紧为一体,并将快速转动传递给发动机,使摩托车发动机制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泰荣,未经徐泰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78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