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蜂窝煤炉灶无效
申请号: | 01247538.6 | 申请日: | 200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5033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杨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君明 |
主分类号: | F24B1/183 | 分类号: | F24B1/18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3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蜂窝煤 炉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用固体燃料的家用炉灶,特别是一种集炒菜、蒸饭、洗浴、取暖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蜂窝煤炉灶。
背景技术
常规的蜂窝煤炉灶,一般只具有煎、煮、蒸、烤等功能,非常单一,其热能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后来出现了一些多功能蜂窝煤炉灶,在上述功能之外增加了洗浴、取暖等功能,这些蜂窝煤炉灶在热能的利用率方面有所提高,相应地节省了能源。但由于其自身结构存在的缺陷,导致蜂窝煤不能得到充分的燃烧,未燃烧的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而在煎、炒需要大火时却不能随心所欲,不能进行人为的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使燃煤得到充分的燃烧,并可人为地控制火力大小,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卫生、结构合理、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蜂窝煤炉灶,特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蜂窝煤炉灶包括炉灶框架、面板、蒸锅、炉胆、炉芯、炉盖、煤灰盒、排烟管、进水管、排水管、热水出口、蒸气出口,其特征是炉芯内壁沿轴向设有凹槽,并在炉芯上部设有导焰器,而在炉芯底部则设有汽化器,导焰器与炉胆连成一体,汽化器通过连接管和控制阀与蒸气出口连接。
上述导焰器上均匀分布有旋转式凸片,每两个凸片之间则为火焰出口。
上述汽化器为环形结构,其内圈上均匀分布有斜孔,以导引蒸气喷进炉芯中助燃。
上述炉盖包括位于外层的大锅圈、位于中间的小锅圈、以及位于中心的锅圈盖,大锅圈、小锅圈、锅圈盖均通过对应设置的凸台作为接口,其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炉芯内壁的凹槽结构,可增加空气的进入量,进行二次补风。而炉芯底部设置的环形汽化器,在需要火力时可将高温蒸气加入燃烧的煤层中,使炉内火焰形成半煤汽化燃烧,可充分提高热效率,并能较好地消除烟尘,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炉芯上部设置的导焰器可使火焰产生旋转燃烧,延长火焰在燃烧室中停留的时间,增高炉内温度。炉盖分三层设置并在上表面形成一平面,既方便使用,又美观大方。该种蜂窝煤炉灶的热利用率可达85%以上,在保证烹、蒸、浴、暖的基本功能外,还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卫生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附图2是附图1的A-A剖视图;
附图3是附图1的俯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汽化器剖视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炉芯俯视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导焰器俯视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管路连接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炉灶框架1、固定在框架1上的面板2、蒸锅3、炉胆4、炉盖7、导焰器8、炉芯10、汽化器13、煤灰盒14、排水管16、进水管17、排烟管18、设在热水出口的热水管19、设在蒸气出口的分配器20等。炉灶框架1内由隔板分为两部分,一边设置蒸锅3,另一边设置炉芯10和炉胆4等。炉芯10置于炉胆4底部的密封板11上,在炉芯10内壁沿轴向均匀设有16个圆弧形凹槽,与此凹槽相对应的外壁则为弧形拱面,保持其壁厚基本一致。炉芯10的顶部设有可移动的封火盖5,其外层为可充装水的炉胆4,炉胆顶部是与之整体浇注的导焰器8,导焰器上均匀分布有12个旋转凸片,并与炉胆4之间形成汇气室9,导焰器8上可搁置反火盖6,在需要小火时将其盖在导焰器8上,使火焰在汇气室9中燃烧,从而也提高炉胆4中蒸气产生的速度,更便于取暖。设置在炉芯10底部的汽化器13为环形管,内壁均匀开有8个0.8mm的斜孔,该孔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60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度,汽化器13与蒸气管12接通。蒸气出口的中心线高于热水出口中心线10mm,设在蒸气出口的分配器20可将炉胆4中产生的蒸气通过针形阀23控制,经蒸气管15进入蒸锅3,也可通过针形阀21控制,经蒸气管12进入汽化器13,蒸锅3中的冷凝水经排水管16排出。煤灰盒14设计为抽屉式,且在该炉灶上还设有水位计22,以观察炉胆4内的水位。使用小锅时,将炉盖7中心的锅圈盖取下,而在使用大锅时,则将小锅圈也一并取下,平时将整个炉盖7盖上,外观十分整洁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君明,未经杨君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75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控式电晕线组
- 下一篇:冷媒回收机专用的冷凝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