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室内空气环境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01246999.8 | 申请日: | 2001-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4971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26 |
发明(设计)人: | 董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军 |
主分类号: | F24F3/044 | 分类号: | F24F3/044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平 |
地址: | 71006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空气 环境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通空调技术领域与室内空气品质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内空气环境控制器。
现有空调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室内空气温度的控制问题,而室内空气的品质以及室内空气环境的舒适度则被置于次要位置甚至被忽视,从而导致目前“空调病”以及“病态建筑综合症”(SBS)的流行。现有为解决空气品质问题而提出的多数产品都是通过改进空调的室内分机上的过滤技术来处理室内空气而非引入室外新鲜空气,这样室内空气含氧量就会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在专利申请号为ZL99117121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在室内分机上设计了热回收换气装置的产品,这种结构可以解决局部空间的换气问题,但不能有效地控制室内整体空气品质及舒适度;在专利号为ZL98213468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独立式热回收换气系统,使用时需将其与空调系统结合起来以实现室内空气环境的舒适性与高品质,整体体积相对较大,成本提高,噪音源增加,这种解决方案从经济性与实用性方面考虑均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室内空气环境控制在行业认定的健康与舒适的标准范围之内,运行能耗低、噪音小并能延长整机工作寿命的室内空气环境控制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室内空气环境控制器,由室内空气循环箱3和室外空气循环箱28构成,所述室内空气循环箱3内包括回风腔4、冷凝水出口29、抽风口8,所述室外空气循环箱28内包括吸风腔30、盘管式热交换器23、新风口25、排风口32,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热回收换气箱14,该热回收换气箱14内设置有换热器16,所述换热器16一端的两个出口分别连通热回收换气箱14上的新风出口11和抽风进口10,另一端的两个出口分别连通热回收换气箱14上的新风进口19和抽风出口18,所述新风出口11与室内空气循环箱3的回风腔4连通,抽风进口10与机体外连通,所述抽风出口18与室外空气循环箱28的吸风腔30连通,新风进口19与机体外连通,所述抽风口8和新风出口11上分别设有抽风阀9和新风阀12。
上述抽风进口10通过管道与室内空气循环箱3上设置的抽风口8连通,所述新风进口19通过管道与室外空气循环箱28上设置的新风口25连通。
上述抽风口8设置于回风口7上,新风口25设置于吸风口26上,设置在一起可以使抽风和新风分别共用回风口7和吸风口26内的空气净化过滤器。
上述热回收换气箱14内还设有两条换气旁路17,换气旁路17上设置有旁通阀13,一条换气旁路17两端分别连通热回收换气箱14上的新风出口11和新风进口19,另一条换气旁路17两端分别连通热回收换气箱14上的抽风进口10和抽风出口18。
所述室内空气循环箱3设于室外空气循环箱28上方,所述室外空气循环箱28内还设置有一个冷凝水换热器27,该冷凝水换热器27位于室外空气循环箱28内的吸风口26与盘管式热交换器23之间,室内空气循环箱3内的冷凝水出口29连接于该冷凝水换热器27一端,冷凝水换热器27另一端接在低于冷凝水换热器27的排水口24上。
上述冷凝水出口29与冷凝水换热器27之间设有冷凝水排水立管22。
上述新风进口19上设置有新风净化过滤器20,可以实现对室外新风的二次净化过滤处理。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一端与排风口32连通、另一端设有排风出口35的排风箱体33。
附图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1的B向视图;
图4是运行模式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送风口;2-送风机;3-室内空气循环箱;4-回风腔;5-电脑控制器;6-盘管式热交换器;7-回风口;8-抽风口;9-抽风阀;10-抽风进口;11-新风出口;12-新风阀;13-旁通阀;14-热回收换气箱;15-隔板;16-换热器;17-换气旁路;18-抽风出口;19-新风进口;20-新风净化过滤器;21-新风管;22-冷凝水排水立管;23-盘管式热交换器;24-排水口;25-新风口;26-吸风口;27-冷凝水换热器;28-室外空气循环箱;29-冷凝水出口;30-吸风腔;31-排风机;32-排风口;33-排风箱体;34-排风管;35-排风出口;36-室内空气环境感应器。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军,未经董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69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梨形吊挂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磁流变液减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