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心肌梗塞救治器无效
申请号: | 01246942.4 | 申请日: | 2001-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4897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宝明 |
主分类号: | A61M15/08 | 分类号: | A61M15/08;A61M13/00;A61M31/00;A61K35/78 |
代理公司: | 陕西省发明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霍仲牛 |
地址: | 71002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肌梗塞 救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吸入药物蒸气的装置,特别是一种通过吸入药物蒸气对心肌梗塞进行救治的医疗器具。
为了救治心肌梗塞,目前有含化硝酸甘油片、仪器理疗和输氧等方法。最新国外研究认为舌下含硝酸甘油片临床效果并不十分可靠,反复多次使用后效果有明显下降的趋势。而且心肌梗塞发病时,病人已无力取用药片。他人也很难及时从病人身上找出药片进行抢救。理疗和输氧都需要有设备,体积大,有时还需电源,因此很难随身携带。而心肌梗塞通常发病很急,预后严重。在死亡的病人中约有30%以上死于发病后2小时以内,有的甚至只有几分钟,往往来不及送到医院就死亡了。在没有条件的场合,只能束手无策。根据临床资料,在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前,约有60~65%的病人有预兆。当出现症兆时,如能及时抢救,就有可能避免严重后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医疗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简便、快捷、速效的心肌梗塞救治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在发病时易于发现和找到救治器,使之处在明显看到的地方,既能自救、又能他救。
治疗心肌梗塞和冠心病的中药很多。经研究发现,有几种芳香开窍、活血醒脑的中草药,其散发出的香气粒子对救治急性心肌梗塞有速效,且疗效很高,无副作用。它们是苏合香、麝香、柯子肉、檀香、丁香、木香、安息香或沉香等。如果将这许多味中药按比例配制在一起,使其香味由患者鼻腔吸入,刺激神经系统,只需数分钟心绞痛、胸闷、心慌等症状即可减轻或消失。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制做一个专用的手握橡胶气囊,气囊前部设有1~2个通入鼻腔的插管;气囊内装有能救治心肌梗塞的芳香型中草药包。
上述中草药包内装的是能长期散发芳香药味的檀香、木香、麝香、丁香的粉末。
上述中草药包的外皮可以是通气的棉布或绸布。
上述气囊外部可设置供穿细绳的小孔。
上述的气囊后部可设有装药孔及堵塞。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心肌梗塞救治器的纵向剖视图。
参见附图,救治器的外壳是一个具有弹性的手握橡胶气囊1,形状类似血压计的充气气囊。用手挤压时排气,松开时吸气。在气囊1内装有由檀香、木香、丁香和麝香等多味中草药配成的药包2。中草药包2的外皮是致密且有透气性的棉布或绸布等。气囊1前部设有一个将药物香味导入鼻腔的插管3。插管3也可以是两个,分别插入两个鼻孔。在气囊1后部开有装药孔4及堵塞5。为了便于装入,药包通常制成图中圆柱状,也可制成金属槽状等。当然还有其它装入药物的形式,如从插管3直接装入药物粉末,此时无需开后部装药孔。这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救治器不用时,插管3口部应用塞子6封住,以防香气外散。橡胶气囊外部还可成型小环7,穿入系带8以便随身携带。上述气囊应采用无异味卫生橡胶制成。药包内的草药有长期发散香味的药力,药力持入。
当患者遇到心悸、气喘、出汗、血压下降、四肢发冷、眩晕等症状,怀疑得了急性心肌梗塞时,应立即取急救器插入鼻孔中,用手连续挤压气囊,将气囊内的药物气体经鼻腔源源不断送入体内。患者此时应取坐姿略后仰,松解胸部衣扣,同时用手叩击胸区。对已猝死不超过3分钟的病人,如能立即用本救治器实施抢救,同时用指甲狠掐人中,或用针刺十宣穴,多数可死而复生。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防治心肌梗塞的方式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橡胶气囊可强制性将药物气体粒子源源送入患者鼻腔。药力集中,绝大部分香气物质可被患者吸入,散失浪费很少。
2.心肌梗塞救治器平时随身携带,在任何场所出现症状时能立即使用。
3.药包内草药具有很高的效力,疗效快。药物气体吸入体内,很快作用于神经系统,能使许多垂危患者的生命得到拯救。
4.救治器体积小、重量轻。其上有系带,便于随身携带。
5.使用方便,只需挤压即可,既可以由患者自己使用,也可以由他人代为使用。
6.救治器大小如同鸡蛋,系在身上标记明显。当患者昏迷时便于他人找到,进行抢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宝明,未经张宝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69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