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用割嘴无效
申请号: | 01246632.8 | 申请日: | 200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4850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10 |
发明(设计)人: | 张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亦峰 |
主分类号: | B23K7/00 | 分类号: | B23K7/00;F23D14/4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016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用割嘴 | ||
发明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气体切割喷嘴,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氧气-乙炔等的压式机用割嘴。
现有技术
气体切割由于具有效率较高,成本低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切割钢板。而割嘴是气体切割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割嘴制造质量和结构会直接影响气体切割的质量和效率。图1为国内厂家常用机用割嘴结构,整个割嘴是采用整块紫铜条加工而成。在这种机用割嘴内设置多个气体通道,如图1所示,设有切割氧孔11,在割嘴上部设有切割氧进口12、预热氧进口13和乙炔进口14,这种结构存在主要的缺点有:1)加工工序多,这样造成工件不良率较高,生产成本较高。2)由于预热氧孔13中间大,两边小,加工时需两头收小孔径,这个过程中孔的形状难以控制,从而使割嘴容易产生回火,造成切割时火焰质量较差,影响气割的可靠性和质量。且由于割嘴整体使用紫铜制造,故材质机械强度较差,特别是与割炬配合的30锥面容易变形,所以该种割嘴使用寿命较短。
在国外,主要是在日本,应用广泛的是如图2所示的拼焊式结构。这种结构将割嘴20一分为二,两段分别加工,后座21可以采用黄铜材质,且进气小孔可以使用钻头加工,这样加工质量高,因此割嘴20不容易回火,火焰质量相应提高,使气体切割的效果明显改善。但这种拼焊式结构同样存在缺点,1)对设备的要求较高,焊接需要高频焊接机等昂贵设备;2)焊接工艺复杂,难于操作,所以至今国内还没有厂家能够生产这种结构的割嘴,只有依靠进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改进现有割嘴结构的一体化设计,通过设计焊接过程中的预留位置,极大方便加工,且能够实现火焰质量较好的效果,保证切割质量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机用割嘴,由割嘴后座和割嘴前端焊接形成,该割嘴中部设有切割氧孔和辐射状的数个预热氧孔,在所述割嘴后座设有预热氧孔的进气口和乙炔的进气口,所述两个进气口与所述预热氧孔相连,其特征在于,在割嘴后座上与割嘴前端相结合的部位,设置了两个环形卡槽,所述两个环形卡槽分设于预热氧孔两侧,所述割嘴前端的两个相对应的环形凸缘可以插入割嘴后座的所述两个环形卡槽内。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对于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而言,从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
图1是现有国内使用的割嘴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现有国外,尤其日本生产割嘴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割嘴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3中割嘴的A-A′端面剖视图。
请参见图3,这种实用新型的割嘴30由割嘴后座31和割嘴前端311两部分焊接为一体,如图4所示,该割嘴内设置有一个切割氧孔32和数个相互对称设置的预热氧孔33(本实施例中数量为6个),切割氧孔32位于六个预热氧孔33中间,在该割嘴后座31设有预热氧孔33的进气口34和乙炔气体的进气口35,割嘴后座31中部为切割氧孔32的进气口36,在割嘴后座31上与割嘴前端311相结合的部位,还设置有两个环形卡槽37和38,这两个环形卡槽分设于预热氧孔33两侧,在加工过程中便于放置银焊圈等焊料,这样在焊接准备过程中焊料不会流失,也不会堵塞预热氧孔33。此外本实用新型在六个预热氧孔33的结合位置还预留了一段空心环槽39,这个空心环槽39起到将从预热氧孔33的进气口34和乙炔气体的进气口35进入的气体进行充分混合的作用,保证切割效果平衡,又防止在环形卡槽37和38焊接加工过程中出现焊料在这里堵塞住六个预热氧孔33,由于空心环槽39较大,当将割嘴后座31和割嘴前端311加工焊接时,六个预热氧孔33可以无需对齐,极大方便了焊接装配。
经过上述改进后,拼焊式割嘴能够使用普通气焊工具焊接,且焊接工艺非常容易掌握。这样加工的割嘴后座部分加工质量好,割嘴抗回火能力强,气体可以充分混合,割嘴工作时火焰质量较高,从而确保了切割的质量和效率。此外,由于后座可以采用黄铜加工,机械强度较好,提高了割嘴使用寿命。
以上诸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亦峰,未经张亦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66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