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笔的双层供液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1245872.4 | 申请日: | 2001-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4863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17 |
发明(设计)人: | 江洪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洪氾 |
主分类号: | B43K5/18 | 分类号: | B43K5/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启伟 |
地址: | 20001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笔,特别涉及一种笔的双层供液结构。
现有的国内外的书写用笔,无论金笔、圆珠笔、水性滚珠笔、签字笔、彩色绘画笔、荧光笔、软笔、特种记号笔和中性笔等,虽然花色品种和功能各有不同,但基本结构主要有以下三大类型:其一,系应用面较广的“卷包芯”结构,它是依靠纤维质卷包状物体对墨液进行吸、储、供,它的缺点是储液量很有限,且储液的可应用率低,只能达60%左右,使用寿命较短。由于“卷包芯”含墨液量的递减又必然会出现供液不足书写不畅,当“卷包芯”含墨液量饱和时还容易漏水;另一类则系“储水器”结构,即通常的钢笔式结构,它是采用一个特制的“储水器”来控制供液和防止漏液,可这种“储水器”的构造比较复杂,要求一次成型,制造工艺与精度以及材料方面等技术性特别强,有一定难度,成本又偏高,还因为它的功能和体态的因素,使笔的造型受到一定的局限性。第三类系“浮塞”型结构,一般多为液体型的“浮塞”,目前仅在圆珠笔芯及中性笔方面应用,含墨量很难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摈弃目前使用的笔的储液、供液和控制方式,提供一种储液量大、可自动平衡内含墨液及空气压力、供墨畅并书写流利的笔的双层供液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笔的双层供液结构,包括墨液仓、墨液、引导芯和笔头,其特征在于该结构还包括调节仓、调控器、透气孔道、液气阀,调节仓与墨液仓相邻,由液气阀相隔,调节仓设有透气孔道,调控器安置在调节仓内,引导芯穿过调控器与液气阀相配合,伸入墨液仓,笔头与调控器及引导芯相衔接,引导芯与笔头也可以是连体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笔杆的容腔作为墨液仓,可以大大增加储墨量,而调控器具备的自动平衡内含墨液及空气压力的功能即供液调节功能,又保证了笔的书写流利。延长了笔的使用寿命,并具有良好的间歇书写功能和笔头向上的倒写功能。适合在许多不同品种、不同用途、不同档次的笔或笔芯中应用,如滚珠笔、签字笔、彩色绘画笔、荧光笔、软笔、特种记号笔等。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墨液仓,2-调节仓,3-透气孔道,4-调控器,5-液气阀,6-引导芯,7-笔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依照附图,笔的双层供液结构,包括墨液仓1、引导芯6和笔头7,其特征在于该结构还包括调节仓2、调控器4、透气孔道3、液气阀5,调节仓2与墨液仓1相邻,由中心开孔的片状液气阀5相隔,调节仓仓壁设有透气孔道3,调控器4安置在调节仓2内,调控器为具有一定吸附性和良好透气性微孔纤维材料制作而成,引导芯6穿过调控器4与液气阀5相配合,伸入墨液仓1,组合过程中适时注入定量墨液,在调节仓2的另一端配上笔头7,墨液仓内的墨液通过引导芯、液气阀、调控器,供给笔头进行书写。当书写消耗墨液时,空气由透气孔道3进入给调控器4以补充,并可以通过调控器4及液气阀5使墨液仓1获得必要的空气补给。通常墨液仓1与调节仓2以及结构整体处于静止平衡状态,如果自然气温升高或气压变化而导致墨液仓1内的墨液和空气的体积膨胀时,调控器4对被挤压出墨液仓的墨液或空气,具有存储墨液和排放空气的应变功能。调控器吸附的墨液,会随同自然环境气温或气压的回调而局部返入墨液仓或随着书写被消耗,墨液仓内的墨液也会适时给调控器以补充。
实施例2:引导芯与笔头是连体的,其余与实施例1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洪氾,未经江洪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58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