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避震装置的补强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01245581.4 | 申请日: | 2001-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5017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2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定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定兴 |
| 主分类号: | B62K25/04 | 分类号: | B62K25/04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凌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装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避震装置,尤指一种自行车避震装置的补强结构。
背景技术
自行车的结构大多是由车前管底部枢接车轮,并由车前管周缘向后延伸横管而适与垂向座管相接,并于座管底端枢接一设有后车轮的后叉架,且于座管后周缘设具二平行片状的枢耳以供枢接避震器顶端,而避震器的底端则枢设于后叉架上,以垂向枢设于枢耳与后叉架间,如遇不平路面时,以后叉架相对座管抬升压缩避震器以达到避震效果,详观上述习用自行车的避震器大多仅是由上下二枢杆枢接于枢耳与后叉架上形成支撑,长期避震使用下,上下枢杆与枢耳及后叉架的穿伸枢结处受力最为严重,容易因长期承受重力而变形破坏,造成车体的结构强度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加强避震器与车架枢接处结构强度的自行车避震装置的补强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自行车避震装置的补强结构,其中,自行车的座管顶端是承接座垫,其底端则枢接向后伸展的后叉架以枢接后车轮,并在座管管周缘朝后成型垂向枢接避震器的枢座,该避震器底部垂向枢设于后叉架上,其结构改良在于:
该座管的枢座顶座面成型为封闭面,而后叉架则相对避震器枢接处因设有补强片。
借使枢座顶座面与后叉架的补强片分别靠抵于避震器二端部形成支撑,而可以于避震时,提供避震器二端与自行车车架枢接处的补强以增加结构强度,避免长期受力之下导致车架变形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1座管11顶端系承接座垫12,后部管周缘系成型一弧形的枢座13以垂向枢接避震器2,座管11底端则枢接向后伸展的二平行片状后叉架3以供枢接后车轮4,其改良在于:
座管11的枢座13顶座面成型为一封闭面,并在座体二侧面设有通孔131,适供避震器2顶端的螺结元件6穿结枢接;
后叉架3相对避震器2底部的枢轴21而穿设有一透孔31,并于透孔31孔缘底部焊接固设一连接于后叉架3内面的补强片5,该补强片5成型为一具弧凹护持面51的冂型片体,适以补强片5的二侧端部贴抵于后叉架3的内架面上,而得以护持面51朝上。
于组设时,请配合图2所示,令避震器2的上枢轴21配合二侧的挡止211及螺结元件6穿伸枢接在枢座13的通孔131上,由于枢座13顶部为一封闭座面而以避震器2顶端抵靠于枢座13座面上形成支撑,且避震器2底端枢轴22及二侧挡止221则是利用螺结元件6穿枢于后叉架3的透孔31中,可以一同抵靠于被强片5的护持面51上形成底部的支撑。
如遇不平路面时,令后叉架3以其与座管11底部的枢接处为旋转中心而相对避震器2抬升压缩,由于后叉架3的避震器2底端枢轴22与二侧挡止221周缘一同受补强片5护持,故可以补强片5受力相对避震器2压缩,而可避免后叉架3上与避震器2穿枢的透孔31孔缘因过大且集中的应力而提早破坏变形;且避震器2顶端靠抵于枢座13的顶座面,故在避震器2压缩时,可以枢座13座面形成支撑,以避免应力集中于枢座13的通孔131而导致破坏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定兴,未经陈定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55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更换式硬质合金导卫装置
- 下一篇:具备人工退盘机构的光盘机机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