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流混合反应沉降器无效
申请号: | 01245443.5 | 申请日: | 200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5209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20 |
发明(设计)人: | 虞荣松;薛红兵;卢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虞荣松;薛红兵;卢正华 |
主分类号: | B01D21/26 | 分类号: | B01D21/26;B01D21/01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2525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反应 沉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设备,特别是在一个设备中实现多种絮凝药剂投放、混合、反应、絮凝、沉淀的水处理设备。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混凝是通过向原水中投加絮凝剂,使原水中胶体脱稳与凝聚,这一过程分成两个阶段,在混合阶段,要求絮凝剂与原水迅速均匀地混合,而到了反应阶段,既要制造足够的碰撞机会和良好的吸附条件,让絮体有足够的成长机会,又要防止生成的小絮体被打碎,因此搅拌强度要逐渐减小,反应时间要长。现有的在原水中加入絮凝药剂混合反应进行水处理的设备,一般为分置式的。混合设备有浆板式机槭混合槽、分流隔板混合槽、水泵混合;反应设备有平流式与竖流式隔板反应池、回转式隔板反应池、涡流反应池、机槭反应池。现有的混凝水处理设备存在整体性差,体积大,占用面积多,需附加动力,混凝反应过程长,水处理效率低、质量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混凝水处理设备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在一个设备内完成投药、混合、反应、絮凝、沉淀过程的旋流混合反应沉降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旋流混合反应沉降器,其特征是沉降器有一个外筒(1)及外筒内设置的中心反应筒(2)、滑泥锥(9),滑泥锥设置在中心反应筒底部,中心反应筒外壁与外筒内壁之间构成环形腔,环形腔内安装斜板(7)、布水器(8),中心反应筒内用隔板(17)分隔成相互独立的混凝室,混凝室内安装搅拌机构。所说的搅拌机构有主动叶片(14)、搅拌轴(13)、搅拌叶片(15)、搅拌轴支痤(12),搅拌轴通过搅拌轴支痤混凝室内,主动叶片、搅拌叶片安装在搅拌轴上。所说的相互独立的混凝室设有加药管(4)和喷嘴(16),喷嘴的喷出方向与主动叶片(14)旋转的轨迹相切或相交。所说的斜板(7)结构为多层板填料和/或波纹板填料。原水和第一种药剂首先从进水管和一号加药管进入中心反应筒上部的第一混凝室,由喷嘴切向射入,原水喷射在搅拌机构的主动叶片上,推动搅拌机构旋转,利用射流的卷吸作用及搅拌机构的搅动,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药剂与原水的混合,反应生成絮体,形成一级处理原水。一级处理原水与第二种药剂经喷嘴和二号加药管进入第二混凝室进行混合反应。在第二混凝室充分混合反应后的二级处理原水与第三种药剂经喷嘴和三号加药管进入第三混凝室进一步混合反应。反应完成后含有大量絮体的原水由中心反应筒的下部排出,大量絮体由滑泥锥滑落到外筒内底部。含有少量絮体的原水经过布水器上返,较小粒径的泥沙和悬浮物经斜板时聚结长大,回落到外筒内底部。净化水由上部排水管排出,外筒内底部由絮体堆集而成的泥沙由排泥管排出。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成本低。体积小,整体性好,占用面积少,利用原水动力搅拌混合,节约能源。设置几个独立的混凝室,在一个设备中实现多种药剂按照一定的次序和比例投加,同时完成药剂和原水的充分混合、反应、絮凝、沉淀。水处理效率高,质量好,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筒、2中心反应筒、3进水管、4一号加药管、5二号加药管、6三号加药管、7斜板、8布水器、9滑泥锥、10排泥管、11排水管、12搅拌轴支痤、13搅拌轴、14主动叶片、15搅拌叶片、16喷嘴、17隔板。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水口部位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筒、2中心反应筒、3进水管、13搅拌轴、14主动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案例。
在外筒内设置中心反应筒和滑泥锥,滑泥锥设置在中心反应筒的底部。外筒与中心反应筒之间的环形腔中,下部设置布水器,上部设置斜板。中心反应筒内用隔板分隔成三个相对独立的混凝室,自上而下,第一、第二混凝室内设置由搅拌轴支痤、搅拌轴、搅拌叶片、主动叶片构成的搅拌机构,相邻的混凝室之间设置由上向下喷流的喷嘴。第一混凝室的原水进水管口安装喷嘴,喷嘴喷出的方向与主动叶片旋转的轨迹相切或相交,使喷嘴喷出的水喷在主动叶片上,推动搅拌机构转动。每个混凝室分别设置絮凝剂加药管,第一混凝室的加药管与进水管相连通,第二、第三混凝室的加药管口对应着一、二混凝室之间和二、三混凝室之间设置的喷嘴。外筒的上部设置排水管,下部设置排泥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虞荣松;薛红兵;卢正华,未经虞荣松;薛红兵;卢正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54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