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粗纱机的下清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45230.0 | 申请日: | 200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4877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24 |
发明(设计)人: | 朱鹏;刘华田;杨仁杰;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台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5/64 | 分类号: | D01H5/64;D01H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粗纱机 清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行业纺纱设备中的粗纱机的下清洁装置。
目前使用的粗纱机的下清洁装置通常采用断续转动的绒套式清洁装置,由后罗拉通过链条传动一偏心轮轴转动,其上的偏心轮通过棘轮机构带动下清洁绒套断续转动,利用绒套去除各下罗拉上的飞花杂物,再利用一往复运动的清洁梳将绒套上的飞花杂物剥离。该装置机构复杂,维修不便,更存在一个较为重大的问题,这就是在使用过程中断续转动的绒套经常容易将从前一列罗拉去除下来的杂物带入后一列罗拉上,进而有可能被缠入正在牵伸中的须条中,形成纱疵,这是我们所不愿意见到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粗纱机的下清洁装置,它能达到理想的清洁效果,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摆臂一通过支点一铰支于在罗拉座上;在摆臂一的一侧依次装有前一罗拉清洁架、前二罗拉清洁架及滚子支架,摆臂一的另一侧与罗拉座之间连有拉簧一;前一罗拉清洁架、前二罗拉清洁架及滚子支架上分别装有前一罗拉清洁圈、前二罗拉清洁圈和滚子;固装在中罗拉上的偏心轮与滚子相接触。
中罗拉正常运转时固装在其上的偏心轮使得装在摆臂一上的滚子带动摆臂一绕支点一上下摆动,从而使其上的前一罗拉清洁圈和前二罗拉清洁圈分别与前一罗拉和前二罗拉断续接触,起到清洁罗拉的作用,在清洁圈与罗拉脱离接触时清洁圈从罗拉上剥离出的飞花杂物会自然掉落,被吸风装置吸除,拉簧一使得滚子与偏心轮之间保持良好的接触。由于各罗拉分别采用单独的清洁圈清洁,从一列罗拉上清除的飞花杂物不可能带入另一列罗拉,有效地杜绝了纱疵的产生,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粗纱机的下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所示,在中罗拉12上固装有偏心轮1,摆臂一5通过支点一6支承在罗拉座16上,摆臂一5的一侧装有前一罗拉清洁架18、前二罗拉清洁架19和滚子支架20,前一罗拉清洁架18、前二罗拉清洁架19和滚子支架20上分别装有前一罗拉清洁圈4、前二罗拉清洁圈3和滚子2;摆臂一5的另一侧与罗拉座16之间连有拉簧一10,保证滚子2与偏心轮1保持良好接触,偏心轮1转动一圈,压动滚子2使摆臂一5摆动一次,前一罗拉清洁圈4、前二罗拉清洁圈3便分别与前一罗拉14、前二罗拉13接触、放松一次,以达到清洁罗拉并去除飞花杂物的作用。
摆臂二9通过支点二8支承在后罗拉滑座17上,摆臂二9上装有后罗拉清洁架21,其上装有后罗拉清洁圈7;摆臂二9与罗拉座16之间连有拉簧二11,使后罗拉清洁圈7与后罗拉15保持良好接触以使其得到清洁。
前一罗拉清洁架18、前二罗拉清洁架19和滚子支架20在摆臂一5上的位置可调,以适应罗拉隔距的调整。
如粗纱机的牵伸机构为三罗拉形式,则在摆臂一5上只用一套清洁架即可。
后罗拉清洁架21也可直接安装在摆臂一5上,从而去掉摆臂二9、支点二8、拉簧二11,以达到简化结构的效果。
支点一6和支点二8不限于安装在罗拉座16及其上的后罗拉滑座17上,也可以安装在专门设计的支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台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东台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52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泳池吸尘器的缓动器结构
- 下一篇:螺旋式气液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