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卫星信号接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45228.9 | 申请日: | 200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5084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8 |
发明(设计)人: | 闵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京;卢方富 |
主分类号: | H04B7/15 | 分类号: | H04B7/15;H04B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10007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卫星 信号 接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卫星信号接收系统,特别是一种主要适用于车载、船载、机载、海洋平台等一切可移动载体上的卫星信号接收装置。
同步通信卫星相对地球站而言,其位置是静止不动的,因此,在静止不动的载体上(如固定建筑物)的卫星信号接收系统一旦方向确定,一般就无需再进行调节,但是在移动载体上的卫星接收系统由于受载体摇摆的影响会失去作用,这就需要对天线波束指向进行随时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随时调节天线指向的移动卫星信号接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动卫星信号接收装置包括天线,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底座、中柱、横梁、支架、三个转动驱动机构和三个陀螺;中柱安装在垂直固定于底座的轴上,转动驱动机构驱动中柱绕垂直轴转动;横梁通过轴承安装在中柱的顶端,转动驱动机构驱动横梁绕水平轴转动;支架通过轴承安装在横梁上,转动驱动机构驱动支架绕垂直于水平轴的轴转动;天线安装固定在支架上,测定天线三个方向相对转动角度的三个陀螺分别固定在底座、中柱和横梁上。
所述的三个转动驱动机构由电机、主动轮、中间轮、被动轮和传动带构成,主动轮固定在电机主轴上,主动轮通过传动带带动中间轮转动,中间轮通过传动带带动被动轮传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初始状态下由磁传感器首先测出天线的绝对位置,并将该信息数据传递给CPU,作为基准数据。信号接收开始后,载体运动使天线在方位、俯仰、横滚三个方向发生变化,三个方向陀螺分别测出三个变化的相对角度并传递给CPU,由CPU处理并将三个方向转动的角度分别传给三个转动驱动机构,使天线对准卫星。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1、采用三轴转动的机构,使天线随时对方位、俯仰、横滚三个方向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使天线始终对准卫星;2、采用三轴座架作调节机构,可以进行全方位跟踪,克服了二轴或四轴机构跟踪的“死区”,且各轴的运行速度相对平均、运行稳定;3、将传感器直接固定在运动机构上,构成自身稳定系统,因此稳定性能好,波束指向精度高;4、结构简单、调试容易、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能满足各用户在移动状态下实时地接收卫星信号的要求,主要使用于车载、船载、机载、海洋平台等一切可移动的载体。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底座安装局部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制作的移动卫星信号接收装置,包括天线1、底座2、中柱3、横梁4、支架5、三个转动驱动机构6-8、三个陀螺9-11。其中三个转动驱动机构6-8由步进电机、主动轮、中间轮和被动轮构成。在底座2上用三个定位螺丝固定一根垂直轴,在该轴上依次把顶推轴承、弯头状中柱3、顶推轴承、转动驱动机构6中的被动轮、陀螺架一一安装到位,方位陀螺9安装在陀螺架上,驱动机构6中的电机、中间轮固定在中柱底端侧板上,这样,通过转动驱动机构6实现了方位转动。横梁4用轴承与中柱3的顶端连接,将转动驱动机构7中的被动轮安装固定在横梁4绕中柱3转动的水平轴上,而步进电机和中间轮安装固定在中柱3上,陀螺10安装固定在中柱3上,从而通过转动驱动机构7实现了横滚转动。在横梁4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梯形板作为支架5,梯形板可绕横梁4的中心轴转动,将转动驱动机构8中的被动轮安装固定在中心轴端上,电机、中间轮安装固定在梯形板上,陀螺11固定在横梁4上,这样,通过转动驱动机构8实现了俯仰转动。上述方向角度传感器9-11和步进电机均通过导线与CPU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京;卢方富,未经赵京;卢方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52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可插拔光传接模组壳体
- 下一篇:鞋用杀菌风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