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时钟自动报时机芯无效
申请号: | 01244952.0 | 申请日: | 200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4945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05 |
发明(设计)人: | 蒋莘;丁盛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莘;丁盛金 |
主分类号: | G04B25/06 | 分类号: | G04B25/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50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时钟 自动 报时 机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钟的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时钟自动报时机芯。
背景技术
目前所用的时钟自动报时机芯又称布谷鸟报时器,其结构如图1、2所示,主要包括机壳1和设置在其中的滑动机构、摆动机构、布谷鸟模型5。滑动机构由电机2、蜗杆3、蜗轮4和齿条11组成,蜗杆3固定在电机2的轴端,蜗杆3通过与蜗轮4啮合传动于齿条11,布谷鸟模型5固定(站立)在齿条11的外端。摆动机构由小电机9、磁钢10和摆臂8组成,磁钢10呈悬浮状设置在小电机9中,摆臂8套设在磁钢10的一侧,摆臂8的摆动端设有孔7,布谷鸟模型5尾端的滑杆6恰好插在孔7中。
当时钟自动报时,配合图3、4所示,滑动机构中的电机2通过蜗杆3、蜗轮4传动于齿条11做水平运动,固定在齿条11外端的布谷鸟模型5便随齿条11一起运动,直至从机壳1的出口12滑出,呈出笼状态;同时,摆动机构中的小电机9通过磁钢10、摆臂8和滑杆6,带动布谷鸟模型5摆动,布谷鸟模型5的双翅即因振动而张合,配上报时音乐,完成逼真的布谷鸟报时。
由于该结构的机芯需要较长的滑杆6和齿条11,这使整个机芯的厚度W达到80毫米,难以适用于较小的挂钟或座钟,使用范围较小。并且,由于磁钢10处于悬浮状态不固定,所以摆臂8的运动不稳定,同时小电机9带动磁钢10的转动力矩很小,所以带动滑杆6的力矩也相对小,常有布谷鸟模型5的双翅无法振动张开的现象发生,工作性能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厚度薄的时钟自动报时机芯,以使其使用范围扩大。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摆动力矩大的时钟自动报时机芯,以使其工作性能稳定。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时钟自动报时机芯,主要包括机壳和设置在其中的滑动机构、摆动机构、布谷鸟模型;滑动机构中电机的轴端固定一蜗杆与蜗轮啮合,蜗轮下设一连杆,连杆另一端设一突起;机壳内形成导槽,导槽内置导轨,导轨上开设滑槽,连杆的突起插在滑槽中,导轨的外端固定布谷鸟模型;布谷鸟模型尾端设有一架杆,架杆上部设有钩,此钩略高于摆动机构中摆臂的制动端的最低点(静态时);而摆臂的制动端始终高于布谷鸟模型的顶部。
上述布谷鸟模型尾端架杆上的钩为直钩,钩与架杆的夹角小于等于100°。
上述摆动机构中摆臂的制动端设有叉,叉的开口大于架杆的宽度。
上述摆动机构由导电线圈和摆臂组成,导电线圈固定在机壳内,摆臂处于导电线圈的上方、架设在机壳内形成的支架上,摆臂上对应导电线圈的两端平行设有两磁钢,且两磁钢呈错位状,两磁钢的中心摆线过导电线圈中心。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现有技术中的滑杆和齿条改成架杆和连杆传动的导轨,且架杆和导轨的长度远远短于滑杆和齿条的长度,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机芯与现有技术中机芯相比厚度更薄,机芯厚度W大约为50毫米,缩小了30毫米,可装在较小的挂钟或座钟,扩大了使用范围。同时,由于摆臂架设在支架上,两磁钢固定在摆臂上,所以摆臂的运动稳定,且两磁钢的错位状及中心摆线过线圈中心,也使摆动力矩大,摆幅加大,摆动更有力,工作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原时钟自动报时机芯非报时状态结构图。
图2为原时钟自动报时机芯报时状态结构图。
图3为原时钟自动报时机芯报时状态摆臂工作图一。
图4为原时钟自动报时机芯报时状态摆臂工作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非报时状态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非报时状态摆臂工作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报时状态摆臂工作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报时状态摆臂工作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摆臂制动端的另一形状。
具体实施例
请参阅图5、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时钟自动报时机芯,主要包括机壳1和设置在其中的滑动机构、摆动机构、布谷鸟模型5。
其中,机壳1一侧开有出口12,机壳1内形成导槽15和支架17。
滑动机构由电机2、蜗杆3、蜗轮4、连杆41和导轨14组成。蜗杆3固定在电机2的轴端,蜗杆3与蜗轮4啮合传动,蜗轮4下设一连杆41,连杆41另一端设一突起411,导轨14设置于导槽15中,导轨14上开设滑槽141,突起411插在滑槽141中,导轨14的外端固定布谷鸟模型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莘;丁盛金,未经蒋莘;丁盛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49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