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以倍比匹配辐条的自行车轮圈无效
申请号: | 01244882.6 | 申请日: | 2001-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4887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01 |
发明(设计)人: | 陈聪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1/04 | 分类号: | B60B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53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匹配 辐条 自行车 轮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一种自行车后车轮的轮组辐条编织方式有关,特别是一种能够平均承受张力负载,而增进使用寿命的以倍比匹配辐条的自行车轮圈。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目前最轻便、低消费额、又符合环保需求的交通工具,因此,以自行车做为代步或中途替换的交通工具,甚至用以休闲、健身,已广被人们接受,而蔚为风尚,所以,消费者在使用的要求上,除了加强车身结构外,对于骑乘时的舒适性与方便性也越来越重视。
如图1、2所示,以现今自行车的后车轮1的连结方式为例,其主要是在轮轴11上的花鼓12与轮圈13之间,以数辐条14予以连接,使该花鼓12可带动该轮圈13转动,以达到后车轮1转动的效果,上述的后车轮1的连结方式虽能传动该后车轮1转动,其实际使用上仍有下列缺点亟待改进:
即,现今辐条14编织连结该花鼓12的左、右侧辐缘121、122与轮圈13的方式,是采交错连结方式配置而成,其中,连接该花鼓12左侧的辐条14是为左侧辐条141,连接该花鼓12右侧的辐条14是为右侧辐条142,而该等左侧辐条141与该等右侧辐条142的数量相等,且该等左侧辐条141的与轮圈13轮径中心面131的夹角θ1大于该等右侧辐条142与轮圈13的轮径中心面131的夹角θ2,因此,当作用力施予该花鼓12侧边的传动齿15而带动轮圈13转动时,会因为该左、右侧辐条141、142与轮圈13的轮径中心面131的夹角θ1、θ2不相等,而造成该左、右侧辐条141、142所承受的张力不匀,导致后车轮1整体的结构强度与使用寿命相对降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能够平均承受张力负载,而增进使用寿命的以倍比匹配辐条的自行车轮圈。
于是,依据上述实用新型目的的一种以倍比匹配辐条的自行车轮圈,主要是借由至少三组辐条组连结该花鼓与轮圈,使花鼓与轮圈可同步转动,而每一辐条组是以三根辐条为一组,其中位于两侧的辐条系几近平行从轮圈连结到花鼓的第一侧辐缘,该等辐条在该侧辐缘上会形成交错配置是为交错侧辐缘;而每组位于中间的辐条则从轮圈连结到花鼓的第二侧辐缘,该等辐条在该侧辐缘上会形成等间距放射配置是为放射侧辐条;且每组的交错侧辐条与放射侧辐条在轮圈的轮径中心面上的投影会等间距几近平行。
关于本实用新型以倍比匹配辐条的自行车轮圈其可获致的功效兹综合归纳如后:
1、本实用新型交错侧辐条31、51是采交错连结方式配置而成,该放射侧辐条32、52是以放射配置方式接设于该轮圈23、43与第二侧辐缘222、422上,因此可相对突显出自行车外观上的特异之处,不但能够吸引消费者注目,且整体外观显得简单、干净而备具产业利用价值。
2、由于本实用新型连结于该花鼓22、42上的交错侧辐条31、51数量为放射侧辐条32、52数量的二倍,又,该等交错侧辐条31、51与轮圈23、43的轮径中心面231、431的夹角θ3、θ5小于该等放射侧辐条32、52与轮圈23、43的轮径中心面231、431的夹角θ4、θ6(θ3<θ4,θ5<θ6),所以可借由该交错侧辐条31、51的数量分散该侧所承受的总张力,而相对增强后车轮2、4的整体结构强度。
3、本实用新型除了该交错侧辐条31、51的数量较多,借以分散张力负载之外,尚可相对缩小该交错侧辐条31、51与轮圈23、43轮径中心面431的夹角(θ3、θ5),使得该等交错侧辐条31、51的轴向负载加总量减小,而趋近等于该放射侧辐条32、52的轴向负载加总量,并使每一辐条所承受的张力趋近一致,而使得后车轮2的结构强度更坚固,让骑乘者于骑乘上更为顺畅。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阅图式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明白,在图式中:
图1是现有自行车后车轮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现有自行车后车轮的轮圈架设于花鼓与辐条上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一组辐条组连结于轮圈与花鼓间的立体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
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之一平面示意图;
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之一剖视示意图;
图6是一平面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
图7是该较佳实施例之一立体示意图;及
图8是该较佳实施例之一剖视示意图。
较佳实施例之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48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化玻璃加热炉
- 下一篇:螺旋折流板波纹管束热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