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活垃圾焚烧炉的炉排运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44845.1 | 申请日: | 200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4904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08 |
发明(设计)人: | 葛永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三信环卫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林倩,翁坚刚 |
地址: | 21301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活 垃圾 焚烧 运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炉的炉排运行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992298255的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的炉排运行机构,它具有由电机、减速机、链轮和链条组成的链传动机构,链条上固定有依次排列的炉板,链条与炉板组成炉排,炉板上设有通风孔,焚烧炉的底座上固定有导轨,导轨与链条滚子滚动接触,且导轨与链条滚子的接触面为曲面。上述实用新型虽然炉排在传动时上下略有翘动,使炉排上的垃圾稍有翻动,能增强一些通风性能,但当垃圾层厚度达60~100cm时,炉排在传动时的上下略有翘动,对垃圾层的影响很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能对垃圾作较大幅度扯动的为一种差动运行的生活垃圾焚烧炉的炉排运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炉排构件有左、中、右三组,每组具有两主动链轮、两从动链轮和一条炉排,每条炉排具有两链条和连接在两链条上的多块炉板,其中左、右两炉排构件的主动链轮连接在主动轴上,主动轴的中部设有由轴承连接的套轴,中炉排构件的主动链轮连接在套轴上,套轴与设置在主动轴旁侧的副主动轴间由齿轮传动连接,副主动轴与副减速机组连接,左、中、右三炉排构件的从动链轮均连接在从动轴上,主动轴和副主动轴上各间隔设置轴承,轴承安装在固定在焚烧炉底座上的轴承座内。
两相邻炉排之间设有分屑体,分屑体的底部固定在焚烧炉底座上,上部露出炉排,露出部分截面为锥形。
上述导轨为具有斜面的箱形导轨,导轨的底面开有导气孔。
上述炉板与链条的连接为径向间隙连接。
径向间隙连接可以是炉板的螺栓孔内设有套圈,螺栓穿过套圈与链条螺纹连接,螺栓与套圈间具有径向间隙。
径向间隙连接也可以是专用螺栓穿过炉板的螺栓孔与链条螺纹连接,螺栓与炉板的螺栓孔具有径向间隙。
上述链条的滚轮是带轮缘的,滚轮上的销轴一端是大圆帽,另一端上开有销孔,内插有挡销。
炉板前、后两侧中间部分分别具有向上和向下的翻边,炉板截面为“Z”形。
本装置具有注油机,注油机通过油管与各轴承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运行时,由控制程序控制炉排构件作间歇运行,当左、右两炉排同步向前运行时,中炉排停运,而中炉排向前运行时,左、右两炉排停运。两炉排之间设置分屑体,可以防止垃圾通过两炉排之间的缝隙掉入炉底座内。差动式的运行方式,使运行中的炉排上的垃圾层在旁侧停运炉排上垃圾层底火影响下,其垃圾层的底火向后延,保证垃圾层的底火不会断。垃圾的牵连是很严重的,分屑体的设置可以对垃圾在底部作一些分离,这样运行中的炉排上的垃圾层能扯动旁侧炉排上的垃圾,起了松动垃圾层的作用,能加快焚烧速度,确保垃圾燃尽。
其次本实用新型的差动运行,每块炉排的炉板需同时安装在两条链条上,所以炉排的运行很平稳。已有的生活垃圾焚烧炉的炉排运行机构的炉板是由三块单片炉板横向铰接成一块大炉板,在运行中会发生因炉板上的载荷不均匀使炉排翘动以致与炉底座侧密封相碰撞现象,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由于此种原因导致炉排停运的问题。
高温使处于垃圾炉膛内的另件形变很严重,甚至被破坏,影响焚烧炉的正常运转,本实用新型采取炉板与链条的连接采用间隙松动连接和连接链条滚轮销轴一端由挡销定位,给了连接件一个适当的形变空间,降低了连接件的损坏率,而且拆卸调换很方便;另外炉板采用“Z”形炉板,两翻边相当炉板设置的加强筋,使炉板在高温重载下不易变形。
本实用新型焚烧效果好,基本上无夹生现象;连接件的使用寿命增加,不需因调换连接件而经常停机。
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示图;图2为炉板、链条、导轨、分屑体的连接示图;图3为图2的A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图5为炉板的示图;图6为图5俯视图;图7为图6的C-C剖视图;图8为炉板与链条连接示图之一;图9为炉板与链条连接示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三信环卫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三信环卫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48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