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筒浓缩带式脱水一体机无效
申请号: | 01244826.5 | 申请日: | 200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4901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08 |
发明(设计)人: | 袁福平;杨茂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天雨给排水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2526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浓缩 脱水 一体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含水污泥浓缩、脱水的装置,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含水污泥浓缩脱水,是先将含水污泥加入重力浓缩沉淀池进行沉淀浓缩后,用泵注入带式压滤脱水机,进行压滤脱水。带式压滤脱水机由机架及机架上安装的滤带、均布泥系统、纠偏装置、滤带张紧机构、压滤辊组合、刮泥装置、滤带传动装置、滤带托架、排水组合、冲洗管路等构成。含水污泥经重力浓缩沉淀池沉淀浓缩后,然后加药絮凝,再用泵注入带式压滤脱水机的滤带上,通过均布泥系统形成分布均匀的含水污泥,经重力脱水区脱去大部分游离水,再进入初压区和高压区进行压滤脱水,附着在滤带上的干污泥经刮泥板刮去,刮去污泥的滤带通过冲洗管路冲洗再生后,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现有的含水污泥浓缩脱水装置,系统庞杂,重力浓缩沉淀池与带式压滤脱水机是相互独立的,整体性差。重力浓缩沉淀池,土建工程量大,占地面积多,投资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含水污泥浓缩脱水装置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投资少,整体性好,含水污泥浓缩脱水处理效率高、质量好的转筒浓缩带式脱水一体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对现有的含水污泥浓缩脱水装置的改进实现的,转筒浓缩带式脱水一体机包括机架(1)及机架上安装的由滤带(6)、均布泥系统(16)、纠偏装置(8)、滤带张紧机构(4)、压滤辊组合(7)、刮泥装置(10)、滤带传动装置(9)、滤带托架(15)、排水组合(14)、冲洗管路(11)构成的带式脱水机构,其特征是机架上还安装一个有浓缩传动装置(12)、浓缩转筒(2)、浓缩水箱(3)、进料斗(13)、导流扳(17)、转筒托辊(5)构成的转筒浓缩装置,浓缩转筒(2)由转筒托辊(5)支承安装在机架(1)上,浓缩转筒(2)的滤水区置于设在机架上的浓缩水箱(3)内,浓缩转筒(2)的内壁上焊有螺旋导流板(17)。所说的浓缩转筒(2)的滤水区为浓缩转筒的中段部位,筒体由纵横线材组织构成。含水污泥经加药絮凝后,由进料斗注入浓缩转筒内,浓缩传动装置带动浓缩转筒转动,使污泥表面水大量分离,并通过浓缩转筒空隙迅速排出,被截留在浓缩转筒内的污泥经导流板导致出口排出,布在带式脱水机构的滤带上,进行压滤脱水。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整体性好,浓缩与脱水集于一体,降低成本,减少占地面积,自动化程度高,便于操作管理,含水污泥浓缩脱水处理效率高、效果好。有很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浓缩转筒、3浓缩水箱、4滤带张紧机构、5转筒托辊、6滤带、7压滤辊组合、8纠偏装置、9驱动机构、10刮泥装置、11冲洗管路、12浓缩传动装置、13进料斗、14排水组合、15滤带托架、16均布泥系统、17导流板。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浓缩传动装置端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2浓缩转筒、3浓缩水箱、4滤带张紧机构、5转筒托辊、6滤带、9驱动机构、11冲洗管路、12浓缩传动装置、13进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机架上安装带式脱水机构和转筒浓缩装置。将浓缩转筒、浓缩水箱安装在机架的一端,浓缩转筒的外端连接浓缩传动装置和设置进料斗,浓缩转筒的滤水区设置在浓缩水箱内。浓缩转筒的两端由四组安装在机架上的转筒托辊支承,浓缩转筒中段置于浓缩水箱内的滤水区部分为网筒,采用纵横线材组织结构。浓缩转筒内壁上焊接螺旋导流板。浓缩水箱下部安装滤带托架和上下滤带张紧机构及均布泥系统,设置上、下滤带重力脱水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天雨给排水设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天雨给排水设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48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