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注式采血针无效
申请号: | 01244816.8 | 申请日: | 200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4829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27 |
发明(设计)人: | 施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国平 |
主分类号: | A61B5/15 | 分类号: | A61B5/15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采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医用采血针,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注式采血针。这种采血针可以作为与重复使用的弹射型进针器(亦称“采血器”)配套使用的采血针,也可以作为自带弹射结构的“迷你型”一次性安全自动采血针中的采血部件,还可以作为人工手动采血针。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水平提高,一次性注式采血针在各医疗单位基本普及,每年的使用量相当可观,尤其是可与重复使用的弹射型进针器配套的采血针,由于采血效果好、价格便宜,很受医护人员欢迎。所谓一次性注式采血针是指采用注塑方法将针体固定在针柄和针帽中的采血针。我国专利于1999年2月24日公告过一件名称为《一次性使用无菌采血针》,专利号为97235181.1,公告号为CN2308348Y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以一次性注式采血针为主题公开了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技术方案,其结构主要由带针尖的针体、针柄和针帽组成,针体固定在针柄内,针尖从针柄的一端伸出并插在针帽内,针柄与针帽之间通过包络针体的过渡结构连成一体。这种结构采血针的针体采用不锈钢材料,针柄和针帽采用塑料,制作时把针体放入模腔中一次注塑成型,最终将针体固定于塑料材料制成的针柄和针帽内。使用时拧动针帽,使针帽与针柄过渡连接处断裂,然后拔下针帽露出一定长度的针尖。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操作方便,无疑具有较好地技术效果,但实践中由于注塑材料和工艺水平限制,往往使针体与针柄之间的连接牢度不够,当使用时由于针柄与针盖连成一体,需要拧断过渡过连接才能拔出针盖,而在旋转针盖过程中容易造成针体松动,甚至连针体一起拔出的现象。就其原因,一是结构上存在缺陷,具体是针体为圆柱,而针尖则由许多棱角组成,尽管针盖与针尖之间的连接段较短,但其摩擦力往往大于针柄与针体之间的摩擦力;二是注塑材料和工艺水平的限制,我们知道上述发生带针现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针柄和针盖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如果要避免带针现象出现,则对材料和制造工艺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相应付出更多代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针体在针柄中松动的一次性注式采血针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注式采血针,包括带针尖的针体、针柄和针帽,针体固定在针柄内,针尖从针柄的一端伸出并插在针帽内,针柄与针帽之间通过包络针体的过渡结构连成一体,固定在针柄内的针体上设有防松固定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松固定结构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防松固定结构由设在针体上的折弯结构构成。关于折弯结构的位置问题,可以设在针体的前部、中部和后部,其中设在尾部为最佳。关于折弯结构的形状问题,只要针体纵向产生折弯即可,换句话说,针体至少设有一个折弯。
2、防松固定结构为设在针体上的固定块,固定块与针体固定连接。关于固定块的位置问题,可以设在针体的前部、中部和后部,其中固定块设在针体的尾部为最佳。本方案中,可以专门设置一个固定块,然后再将固定块通过固定方式固定在针体上;也可以直接将固定块固定在针体上,比如固定块为钎或锡焊块。显然后者结构为最佳方案。固定块还可以为具有一定强度和粘结度的塑料、橡胶、有机玻璃等材料制成,其本质要求为针体与固定块的连接牢度要大于针体与针柄的连接牢度,这样才有积极意义。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通过在针体上设置一个防松固定结构,并将防松固定结构与针体一起注塑成针柄。由于针体上设有一段突变截面结构,使针体与针柄连接牢度成倍增加,而且远远大于针尖与针帽的连接牢度,因此在拧动和拔掉针帽时不会发生针体松动和带针现象。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在针体上设置有防松固定结构的技术措施,大大增加了针体与针柄的阻力和摩擦力,使针体与针柄的连接牢度成倍增,从而获得了很好的防松动和防带针效果。
2、由于本实用新型在针体上设置有防松固定结构的技术措施,可以降低对塑料针柄的材料和注塑工艺要求,使采血针的制造变得便加容易和经济。
3、本实用新型防松固定结构采用折弯结构时,可以充分利用折弯工艺来保证整个针体长度的一致性,从而确保针尖露出长度的一致性。具体可以在折弯工艺前将针体在模具中定位,针尖接触塑料王定位块,针体在夹持状态下对针体尾部进行折弯,这样就可以将针体长度的误差留在折弯后的针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国平,未经施国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48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冷凝防冻复合铝塑管
- 下一篇:脆饼煎烤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