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虫情测报灯无效
申请号: | 01244213.5 | 申请日: | 2001-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4859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17 |
发明(设计)人: | 赵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树英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绍琳 |
地址: | 45615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虫情 测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杀灭昆虫的器械,尤其涉及用灯光做诱惑的杀虫器械。
背景技术
公知的杀灭昆虫的方法常采用药物薰的办法,这种方法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为此人们又研制出一种以高压电击的方法灭虫的设备,这种方法虽不会污染环境,但这种设备有危险性,而且它仅对软体昆虫杀灭效果较好,对于有些带甲壳的昆虫杀灭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环境无污染,使用安全,并且对各类昆虫杀灭效果均理想的虫情测报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这种虫情测报灯,包括诱虫灯、收虫容器,设在诱虫灯周围的昆虫撞屏及控制装置,诱虫灯竖立于杀虫器的上部,灯的下边有带斜度的漏斗,漏斗的下口接有杀虫筒,杀虫筒的外壁上置有加热设备,杀虫筒的下边有底板和收虫容器,底板上装有转动装置。
设在诱虫灯周围的昆虫撞击屏是以诱虫灯为中心向外呈辐射状的,撞击屏为透明材料制成,并为立式安装,其上端与诱虫灯上端高度相等,撞击屏的下端位于漏斗上口之内。
诱虫灯与光控制装置相连,底板上的转动装置与电控制装置相连。
这种虫情测报灯,以灯光引诱昆虫飞向灯管并在灯管壁和玻璃板间乱飞乱撞,经撞击后会暂失飞翔能力,继而下落并顺漏斗进入杀虫筒,昆虫在杀虫筒内受到高温作用而死亡,然后进入收虫容器内,因此这种虫情测报灯使用十分安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并能根据所杀虫的种类报出虫情的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截面图;
图3为实施例1容器内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小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大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的杀虫筒与小底板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虫情测报灯的上部中间为诱虫灯2,这种诱虫灯2可采用黑光灯管,诱虫灯的周围装有昆虫撞击屏3,昆虫撞击屏3是以诱虫灯2为中心向外呈辐射状的撞击屏3,它为立式安装,采用透明材料制成,诱虫灯2的下边有带斜度表面光滑的漏斗5,撞击屏3的上端与诱虫灯2上端高度相等,其下端位于漏斗5上口之内,在漏斗5的下口接有杀虫筒6,杀虫筒6靠下部位的外壁上装有加热设备7,该加热设备采用电加热,杀虫筒6的下边有底板,与杀虫筒7相临近的为小底板10,该底板10上开有一个落虫口10’,小底板10由电机9带动运转,电机9靠支架9’固装在杀虫筒7上,小底板10下边有大底板11,大底板11上开有集虫口11’,集虫口11’下面装有集虫容器12,为了区别每天的进虫量,本实施例在大底板11上开多个集虫口11’,在集虫口11’所装的集虫容器12采用布袋。在大底板11和小底板10上均装有与控制装置8相通的传感器15。诱虫灯2的开关由光控制装置进行控制,它的光探头1装在诱虫灯的上部。
为了使这种虫情测报灯外表美观和使用更安全方便,本实施例将诱虫灯2以下的各部件装入柜状容器I内,在容器I的前有柜门4,在容器I内的上部设制一小仓Ia,用于放置工具等物品。
使用时,昆虫受诱虫灯的引诱虫灯的引诱,飞向灯管,在撞击屏之间乱飞乱撞后因暂失飞翔能力而下落,进入漏斗内,再进入杀虫筒内,当昆虫到达杀虫筒下部时,受杀虫筒外加热器的热作用而死亡,其落到小底板10上,再从小底板上的落虫口10’通过大底板11上的集虫口11’进入集虫容器12内,为了解每天杀虫情况,可调整控制系统,使大底板11每天转动相同角度,使其上的集虫口依次与小底板上的落虫口10’相对照。
实施例2:在本实施例中杀虫筒7的底部有一外径与杀虫筒底部内径相匹配的小底板10a,小底板10a中间固装一柄10b,10b的一端伸出空器I的侧壁,并与摇把10c相固联,小底板10a下部有一大底板11a,其上有一集虫口11’a,该口下装有集虫容器12,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定期转动摇把10c,使小底板10a转动以使杀死的昆虫落入集虫容器内。
在本实施例中柄10b也可由电器控制,使小底板10a定期转动。
上述虫情测报灯中的撞击屏3也可采用网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一些设备相配合还可具有测温、测湿、自动打印的功能,若与虫情测报部门联网后,可把每天杀灭昆虫的种类做出虫情预报,让农民随时了解虫害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树英,未经赵树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42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纱绣工艺服装
- 下一篇:体外细胞培养装置中的非平行平板流动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