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拉丝机加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43616.X | 申请日: | 200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4815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13 |
发明(设计)人: | 吕贻旭;陈跃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贻旭 |
主分类号: | B29C47/78 | 分类号: | B29C47/78 |
代理公司: | 烟台信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尹金华,潘艳霞 |
地址: | 2655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拉丝 加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拉丝机加热装置,特别是一种以有机热载体为热源的加热装置。
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塑料拉丝机加热装置,是在拉丝机的螺杆、模头、模唇及拉伸板上捆绑一层电热丝,进入螺杆内的原料,通过电热丝加热。拉丝机采用此种加热装置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电热丝是捆绑于各个部件上,使各部件与电热丝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并且电热丝外没有安装保温设施,因而使热效率低;2.由于采用电加热,耗能高,增加了生产成本;3.由于电热丝的使用寿命较短,因而需不断更换维修,也增加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想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塑料拉丝机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耗能低,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塑料拉丝机的螺杆、模头、模唇及拉伸板的外壁上皆设有油腔,这些油腔通过分油缸、油泵与油加热器的出油口相通,通过集油缸与油加热器的回油口相通。
为控制螺杆不同区域的温度,将螺杆油腔分成若干个独立的小油腔,小油腔通过进口阀与分油缸相通,通过出口阀与集油缸相通。
为便于检修模头、模唇,在模头、模唇油腔与分油缸、集油缸之间的连接管道上皆设有耐油软管。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其油加热器吸收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将油加热至200-300℃后,通过油泵将高温油送至分油缸, 由分油缸将油送至安装于螺杆、模头、模唇及拉伸板上的油腔内,进行热交换后,通过集油缸送至油加热器中进行加热,由于油腔内的油不断的进行循环,其热效率较高,据测定热效率可达90%以上,而且耗能低,油腔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据测算,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每台拉丝机每年至少可降低使用成本15万元。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由图1可以看出,螺杆22、模头5、模唇9、拉伸板19上分别设有螺杆油腔23、模头油腔4、模唇油腔8、拉伸板油腔18,在螺杆22、模头5、模唇9的外壁上还设有螺杆套21、模头套6、模唇套10,螺杆油腔23、模头油腔4、模唇油腔8、拉伸板油腔18通过分油缸15、油泵12与油加热器2的出油口3相通,通过集油缸27与油加热器2的回油口7相通。螺杆油腔23分成三个独立小油腔24。从油加热器2出来的温度达200-300℃的高温油,经过滤器11过滤后,由油泵12加压供至分油缸15内,经进口阀13、14、16、17分别进入模唇油腔8、模头油腔4、三个独立螺杆小油腔20、拉伸板油腔18内,进行热交换后,经出口阀29、28、26、25进入集油缸27,最后循环至油加热器2内再次加热,如此周而复始的循环。在集油缸27与油加热器2之间还设有膨胀箱1 。三个独立小油腔20内皆设有温度计24,用于测定各个小油腔内的温度,三个独立小油腔20内油的温度,通过控制各自的进口阀16的进油量和出口阀26的出油量来调整。在模头油腔4、模唇油腔8与分油缸15、集油缸27之间的连接管道上皆设有一段耐油软管30。各部件的油腔皆由钢板焊接包覆在部件上,形成不渗漏的腔体。
本实用新型既可用在生产塑料拉丝机上,也可对现有的拉丝机进行改造,可根据机型的不同,设置数量不同的小油腔,一个油加热器可带动一台拉丝机的循环系统,也可带动若干个拉丝机的循环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贻旭,未经吕贻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36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锁具的上锁构造
- 下一篇:全降解餐具的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