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缺口套管针无效
申请号: | 01243453.1 | 申请日: | 2001-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4799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06 |
发明(设计)人: | 吴金岭;李玉庆;潘义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金岭 |
主分类号: | A61M25/06 | 分类号: | A61M25/06;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成振村 |
地址: | 2517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缺口 套管 | ||
本实用针型提供了一种医用器械,特别是一种胸腔穿刺用套管针。
现在的胸腔穿刺用套管针的结构为,有一个头端呈圆锥样的实心钢针,钢针外有一圆筒形套管。在需要对病人进行胸腔穿刺引流时,其操作方法是:1、消毒麻醉穿刺部位;2、用刀片在病人的胸部皮肤上划出一小切口;3、将套管针刺入胸壁进入胸腔;4、拔出实心钢针,将硅胶管从套管内插入胸腔;5、将硅胶管外端与水封瓶导管连接,如通畅,关闭硅胶管外端,拔下水封瓶导管;6、关闭硅胶管胸壁端,放开外端夹钳,取下套管;7、再次将水封瓶导管与硅胶管连接,放开硅胶管胸壁端夹钳,使胸腔与水封瓶相通;8、固定处理硅胶管,操作完成。整个操作过程繁琐,需要反复进行夹管、连接水封瓶等操作,需要两人配合才能完成,占用人力较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缺口套管针,以提高胸腔穿刺操作的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缺口套管针,它有内管,内管前端呈锥形、后端与手柄成一体,内管轴向有长条形缝,内管外套装有外管,外管前端呈锥形,外管轴向也有长条形缝。
采用上述结构的缺口套管针,使用时操作简单,省去了原有套管针使用时所需的反复夹钳、连接水封瓶等繁琐操作,一人操作即可完成,节省了人才。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其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内、外管上的长条形缝重合时的示意图。图4是其错开时的示意图。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之缺口套管针,它有内管(1),内管前端呈锥形、后端与手柄(3)成一体,内管轴向有长条形缝,内管外套装有外管(2),外管前端呈锥形,外管轴向也有长条形缝。
所述的内管(1)和外管(2)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长条形缝与内管锥形体头端的交接处为平滑过渡交接。从俯视图上看,内管头端有一弧形缺口。外管头端也有类似的弧形缺口。
本实用新型之缺口套管针的操作方法为:1、将硅胶管外端与水封瓶连接,并将硅胶管头端放入内管管腔内,套上外管并旋紧,使内、外管长条形缝错开如图4所示。2、常规消毒麻醉,在病人胸部皮肤上划一小切口。3、将套管针前部刺入病人胸腔。4、旋转内、外管,使两长条形缝正好重合如图3所示。将硅胶管送入病人胸腔。通畅后拔出内、外管,将硅胶管留置于病人胸腔内。5、固定处理硅胶管,操作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金岭,未经吴金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34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