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洗衣机波轮无效
申请号: | 01243130.3 | 申请日: | 200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5127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25 |
发明(设计)人: | 林小林;周劲松;潘咏东;李宏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17/10 | 分类号: | D06F17/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1600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衣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洗衣机之中的波轮。
背景技术:
洗衣机波轮安装在洗涤桶之中,通过产生旋转水流来洗涤衣物。图12~13是具有传统波轮的洗衣机的垂直截面图和洗衣机波轮的透视图。该洗衣机12的波轮4具有盘状的主体5,多个洗涤凸脉7从主体5的表面上沿中心凸起部29向边缘径向伸出。在洗涤作业期间,波轮4由驱动装置驱动而往复地旋转以产生往复旋转水流来洗涤盛在洗涤桶中的衣物,洗涤水流沿波轮的径向散开,然后沿洗涤桶内壁面上升,再于洗涤桶15上部的中心部位降下,形成循环回路,如图11中的箭头所示。洗涤桶15中的衣物在水流的动力作用下以及与波轮4和洗涤桶15内壁的冲撞下实现洗涤。该循环水流使衣物拧绞和缠绕,降低了洗涤能力。同时脱水过程中衣物的拧绞和缠绕会损害衣物,并给用户整理洗涤的衣物带来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洗衣机的波轮,它能够生成多维立体水流,防止了被洗衣物的缠扭和损伤,并能够使衣物在漂洗时将洗涤剂清除得较彻底,防止了洗涤剂的残留在衣物上的各种化学成分对人体的伤害,并提高了洗涤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洗衣机的波轮,可旋转地装在洗涤桶的底部,其主体呈盘状,波轮的上侧沿径向分布有对称的凸脉,底部设有沿径向对称分布的叶片,波轮上开设若干小透孔,在其中的一些凸脉的顶部装有能相对该凸脉自由转动的洗涤滚轴,其中轴固定于该凸脉上,滚轴沿其外沿的周向间隔地设置条形的凸起部和凹下部。
由于洗涤滚轴上由凸起部相对于凹下部所形成的一组叶片,受波轮底部冲击水流的影响而转动,可将波轮底部的水流有效地带动并喷出,形成喷射状循环水流,能够阻止原传统洗衣机洗涤时所形成的涡流的影响,防止衣物的缠绕和扭曲,提高洗涤效率。
在增加洗涤滚轴的基础上,为形成更加复杂的洗涤水流,洗涤波轮上的不带洗涤滚轴的凸脉还可以设置成形状相异或有断有连或高低不同的形式。
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在动作时可形成喷射状循环水流、断续水流、连续水流、连阶梯水流、迷幻水流同涡流一起,因而,这样就在洗涤桶内产生一种复杂多变水流,因而被洗衣物不会被扭曲变形而损伤,也有利于其漂洗,提高了洗净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波轮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波轮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到的一种洗涤滚轴透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波轮的正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波轮的透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波轮的正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波轮的透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波轮的正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波轮的透视图;
图11是使用本实用新型波轮的洗衣机的垂直截面图;
图12是使用传统波轮的洗衣机的垂直截面图;
图13是传统波轮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1是使用本实用新型波轮的洗衣机的垂直截面图。该洗衣机中波轮4相对于垂直中心轴可旋转地安装在洗涤桶15内。在洗涤作业期间,波轮4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波轮正反转,产生水流。洗涤滚轴1上的叶片101与波轮4下部的叶片11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喷射循环水流,而波轮4在旋转时喷射循环水流经过的轨迹又可行成网络循环水流,阻止原传统波轮所形成的循环水流垂直下降,如图10箭头线及椭圆线所示。安装不同的实施例将产生不同的附加水流。
各实施例在下面叙述中将作用相同或类似的采用同一个编号,作用相同叙述过一次的,后面将不再叙述。
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波轮4具有一盘状主体5,主体5上分布多个小透孔3,其外周沿斜面上布置有“人”字形搓衣板10,其盘状主体5表面上有三个蛇头形尾部相连于波轮4中心附近的凸脉7;其底部有许多叶片11沿径向布置;洗涤滚轴1用其两端轴由波轮4下部卡入到凸脉2的安装孔内,洗涤滚轴1在凸脉2上能自由转动,它上面有许多叶片101。该波轮4中心有一圆孔6。下面有一方孔601(或花键孔)与洗衣机12驱动装置21中的减速离合器20的输出轴相配合用不锈钢螺钉安装在洗涤桶15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集团有限公司,未经TCL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31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周边侦测用的光纤影像侦测系统
- 下一篇:复选式纤维疏松筛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