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热水器混水阀无效
申请号: | 01242839.6 | 申请日: | 2001-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4892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01 |
发明(设计)人: | 唐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国伟 |
主分类号: | F24H9/14 | 分类号: | F24H9/14 |
代理公司: | 顺德市科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31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水器 水阀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水器混水阀,尤其是一种可平衡冷、热通道间压力的电热水器混水阀。
(二)背景技术
电热水器在加热过程中,储水室内压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为了安全,电热水器设置了过压保护等安全装置。目前多数产品在安全阀上或在混水阀中安装了卸压装置(单向阀),使电热水器在设定的安全压力下使用。但上述结构也造成了阀体结构复杂,加工工艺差等问题。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水器混水阀,在不增加零件的情况下,实现冷、热水通道间的压力平衡,电热水器储水室的压力等于自来水的压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热水器混水阀,包括限定在阀体内的定阀片和由拔动机构控制的动阀片;动阀片与定阀片各设有镜面相互配合密封;定阀片上设有冷水输入道、热水输入道和混合水输出道;动阀片上设有连接通道,该连接通道随动阀片的移动而将冷、热水输入道和混合水输出道导通或关闭;动阀片的镜面上还设有一组互不相通的、交错排列的槽坑;当动阀片与定阀片处于关闭位置时,该组槽坑中至少有一条正好跨接在冷水输入道与热水输入道之间,将冷、热水输入道导通。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冷水输入道、热水输入道和混合水输出道在定阀片镜面上的开口呈三角形分布,混合水输出道的开口为腰形,冷、热水输入道的开口为扇形,冷、热水输入道的开口以混合水输出道的开口的中心轴为对称轴,成八字形。连接通道是跨设于动阀片内,连接通道在动阀片的镜面上具有一扇形开口和一圆形开口,其中,连接通道的扇形开口是与冷、热水输入道的开口相对应,连接通道的圆形开口是与混合水输出道的开口相对应。动阀片镜面上的槽坑位于扇形开口和圆形开口之间,该组槽坑分布形状与冷、热水输入道的开口分布形状对应,当动阀片与定阀片处于关闭位置时,该组槽坑正好位于冷、热水输入道的开口的上方。该组槽坑由靠外的三条弧形槽坑和靠内的两条弧形槽坑交错排列组成,各弧形槽坑互不相通,相互交错的两弧形槽坑之间的交错距离大于冷、热水输入道的开口之间的间距。
上述连接通道还可以是一盲槽,盲槽一头为小半圆孔,小半圆孔与混合水输出道的腰形开口相对应,盲槽另一头为大半圆孔,大半圆孔与冷、热水输入道的扇形开口相对应。动阀片镜面上的槽坑位于盲槽的大半圆孔的外侧,该组槽坑分布形状与冷、热水输入道的两扇形开口分布形状对应,当动阀片与定阀片处于关闭位置时,该组槽坑正好位于冷、热水输入道的两扇形开口的上方。
上述的动、定阀片通常采用陶瓷材料,也被称为陶瓷芯片。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当热水压力升高时,通过槽坑自动卸压,提高了电热水器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且省去了卸压装置(单向阀),工艺简单。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定阀片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1的A-A剖视展开图;
图5是图3的C-C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动阀片2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左视图;
图8是图7的D向视图;
图9-11是动阀片与定阀片处于关闭状态时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2-14是动阀片与定阀片处于导通状态时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5是电热水器混水阀的装配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国伟,未经唐国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28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下供式的储弹器
- 下一篇:压力锅手柄开合保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