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手电筒无效
| 申请号: | 01242766.7 | 申请日: | 2001-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5068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宜成;王小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宜成 |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W1313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明 |
| 地址: | 52386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手电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外形小巧美观、集光性能强并且便于携带的手电筒。
技术背景:
众所周知,家用便携式照明工具多种多样,比如采用蓄电池供电的长筒形手电筒、采用硫酸溶液作为电解质的手提式电筒以及微型手电筒等,根据其功率的大小以及电池能量的多少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其中微型手电筒形状小巧、便于携带,不但实用,而且装饰性强,因而深受广大爱好者的欢迎。但是,现有的微型手电筒多为长筒形或者长方形,一般采用5#电池或7#电池作为电源,其灯泡发出的光线微弱,因而其实用性有很大的局限,而且它们体积仍然比较大,还不适宜像挂钥匙一样轻松自如地携带。
技术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形小巧美观、集光性能强并且便于携带的手电筒。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外壳由上外壳和下外壳通过螺栓连接而成;开关的控制键穿过上外壳的通孔而裸露在外,其上端的凸块支承在下外壳的圆柱上,下端的凸块抵触在上外壳的两个定位凸台之间;灯泡固定连接在上外壳端部的半圆形孔和下外壳端部的半圆形孔之间,其正极接线柱设置在下外壳的凹槽内,负极接线柱卡设在开关的凹槽内;下外壳上还设置有固定锌片电池的凸块。
由于采用锌片电池作为电源,因而可以大大缩小本实用新型的体积,从而使本实用新型比同类微型手电筒更加小巧、轻便,也更加适于携带;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为曲线造型,顺滑流畅,其装饰性与观赏性比普通的微型手电筒更强,显得美观大方,适于像钥匙一样挂于钥匙串上携带;再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灯泡采用了发光二极管,其集光性能较强,灯泡发出的光线明亮,因而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增强;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成本随着体积减小、材料消耗的减少而显著降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外壳12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外壳11的东南视角立体结构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外壳11的西北视角立体结构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外壳12的主视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下外壳12的A-A剖视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上外壳11的主视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上外壳11的剖视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上外壳11的后视图
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开关2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开关2的剖视图
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灯泡3的立体结构图
见图1、2、3、4,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1、开关2和灯泡3,外壳1由上外壳11和下外壳12通过螺栓连接而成,在上外壳11的中间某位置设置有两个凸块115,在下外壳1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两个凸块126,并且在上外壳11的一端开设有通孔112,在下外壳12的对应位置开设有通孔122;开关2的控制键21穿过上外壳11的通孔111而裸露在外,其上端的凸块24支承在下外壳12上的圆柱121上,下端的凸块25抵触在上外壳11的两个定位凸台114之间;灯泡3为发光二极管,其正极接线柱31设置在下外壳12的凹槽120内,负极接线柱32卡设在开关2的凹槽22内;下外壳12上还设置有固定锌片电池的凸块124、1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宜成,未经张宜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27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射砂压力恒定的树脂砂射芯机
- 下一篇:一种具装饰性的光管灯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