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橡、塑胶注塑机的混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42477.3 | 申请日: | 2001-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4886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01 |
发明(设计)人: | 黄凤梧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凤梧 |
主分类号: | B29C45/48 | 分类号: | B29C45/4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新诺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毅萍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胶 注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橡、塑胶注塑机的混料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在橡、塑胶注塑成型的工艺生产中,为适应成型产品有不同颜色的需求,通常需要有多种色泽的橡胶、塑料原料使之可供注塑成不同颜色的产品,这样对于工业生产来说,要储备多种不同颜色的原材料,必然会增加备料经费、仓库储存及管理成本等,无法满足工业化生产的实际需求。目前,有一种热固性原料(或称热敏性原料)可用注塑机注塑成型,该原料在注塑过程随着加热升温而固化定型(此原料在加热时会硫化、塑化、且无可逆性),故,若能用这种热固性的原色料配合色产(色母)均匀混合后,则可成为各种预定颜色的塑料,从而解决生产备料的困扰。但,上述热固性原料在混炼输送过程中,不允许出现突然急遇的塑料压缩情况,否则容易产生料温升高及注塑稳定性降低,甚至到难以控制的情况;而已有注塑机传统的输料螺杆其螺纹螺距从头至尾是均一的,使输料不匀,容易产生料温突然升高,注塑过程稳定性差等缺点,达不到上述要求。
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不足,提出一种橡、塑胶注塑机的混料装置,它对橡、塑胶注塑机的混料装置进行了改进,特别适合热敏性原料的混炼和输送。
本实用新型其混料管内配设有混炼螺杆,该混炼螺杆的表面预定区段设计成由混炼螺纹和释压螺纹两种螺纹交替成形的螺杆,释压螺纹的螺距较宽,混炼螺纹相对于释压螺纹的螺距较窄且螺纹数较多,在混炼螺纹的侧向开设有多个混释口。
上述混炼螺纹的螺纹数目可设计为等段距离的释压螺纹的螺纹数目的双倍,为最佳实施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原料混炼过程中,原料靠混炼螺纹的作用绞挤混炼,因释压螺纹的螺距设计得较宽松,可降低对原料压力;同时因螺纹侧面设置有许多个混释口,原料可均匀稳定地混炼及输送,从而克服了传统混炼螺杆为单一螺纹的缺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混炼螺杆动态下物料流动路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混料管10、混炼螺杆20、混炼螺纹21、释压螺纹22、混释口221组成。混炼螺杆20设于混料管10之中,它是通过转动混炼螺杆20而达到均匀混炼及输送原料、色母,其中:混炼螺杆20在表面预区段,可接续设计成形为混炼螺纹21及释压螺纹22,二种螺纹是交替的,释压螺纹22的螺距较宽,而混炼螺纹21则相对于释压螺纹22的螺距较窄,且螺纹数目较多,如图中,以混炼螺纹21的螺纹数目为等距离的释压螺纹22数目的双倍为最佳;在混炼螺纹21的各螺纹侧向开设有多个混释口221,使混炼螺纹21其各螺纹距间形成相连通状态。
用本实用新型的混炼螺杆20将热敏性原料及色母混炼及输送运作时,混炼螺杆20的转动会促使原料随着螺纹而输送,当原料位于混料螺纹21位置时受一混炼螺纹21其较窄的螺距作用,原料会受到适度的绞挤;同时原料会自混炼螺纹21的混释口221逆向回流(如附图2所示,图上箭头为原料流动路径),这样可使原料与色母得到更均匀的混合;当原料移出混炼螺纹21后进入释压螺纹22,因释压螺纹22的螺纹宽松,原料得以释放受挤压力,并促使原料性质稳定,这样原色料与色母可得到均匀且稳定的混炼,以适用于热敏性橡、塑料的混炼注塑成型。
通过上述实施例及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注塑机混料装置,其混炼螺杆的表面预定区段设计为混炼螺纹和释压螺纹两种交替成型的螺杆,致使原料在混炼过程中,由混炼螺纹对原料进行绞挤混炼,并通过释压螺纹减低原料压力,从而使原料以均匀而稳定地混炼及输送,故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热敏性原料的混炼及输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凤梧,未经黄凤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24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