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流市电状态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42113.8 | 申请日: | 2001-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4998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0 |
发明(设计)人: | 曾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艺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流 市电 状态 显示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标识信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市电显示装置。
在日常生活及科研活动中,某些电器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直接涉及到人身安全和生产的正常进行,有时即使是知道有了故障,也不知故障出在那里,检修起来很麻烦。中国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专利号为97243829的《电器工作状态自检显示器》,它由发光管LED与限流电阻串联后并联于二极管组D1-D3的两端,该显示器串联于被检电器所在的线路中,利用二极管正向导电时有一定电压降的特性提取检测信号,显示电器工作正常与否,但是它不能显示电器所出故障的原因,尤其不能区别如零线断路等特殊危险状态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显示市电是否出现故障。并提示故障原因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限流电阻1与色别发光二极管2、色别发光二极管3、限流电阻4形成串联电路,色别发光二极管2、3为同向串联连接,交流电源的火线、零线分别通过限流电阻、色别发光二极管的串联电路连接电源的地线。
所述的串联电路由火线通过限流电阻1、连接色别发光二极管2、3限流电阻4与零线形成回路,中间抽头接地线。
所述的串联电路由火线通过色别发光二极管2、限流电阻1、色别发光二极管3、限流电阻4与零线形成回路,中间抽头接地线
所述的串联电路为色别发光二极管可以是一个复式结构,也可以用透明灯罩下两个颜色的发光二极管的组合结构。
色别发光二极管是红色、绿色两个发光二极管串联而成。
采用了上述结构后,当市电处于正常状态时,电流自火线经限流电阻1、发光二极管2与地线形成回路,二极管2发出一种光A;当零线与火线接反时,电流通过发光二极管3、限流电阻4与地线形成回路,发光二极管3发出另外一种光B;当地线连接出现故障时,电流通过电阻1、发光二极管2、3限流电阻4与零线形成回路,这时二个发光二极管都发光,显示器显示一种A和B混合光;当零线断线时且电路中有负载时会出现零、火线连通,交流电的电流到波峰时,通过发光二极管2电阻1形成回路,二极管2发出A光,当交流电的电流到波谷时,通过发光二极管3及限流电阻4、负载形成回路,发光二极管3发B光,此时指示器显示的是A、B两种光交替发光;如出现火线断路时,则指示信号全无;这样该装置就非常及时的指示了市电线路的各种故障的原因,而且结构简单,实用方便,只须设置在电源插座板上即可。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电路图;
图4也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式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复式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色别发光二极管2、3及限流电阻1、4组成,其中色别发光二极管中发光二极管2为红色,发光二极管3为绿色,限流电阻1、4分别与色别发光二极管2、3形成串联电路,其中色别发光二极管同向串联连接,交流电源的火线、零线分别通过限流电阻1、4色别发光二极管2、3的串联电路连接交流电源的地线。
上述方案中,限流电阻与发光二极管形成的串联电路可以设计为火线通过限流电阻1、正向连接色别发光二极管2、3限流电阻4与零线形成回路,中间抽头接地线;为实现同样的目的,该串联回路可以为火线通过限流电阻1、反向连接色别发光二极管2、3限流电阻4与零线形成回路,中间抽头接地线(如图2);也可以设计为火线通过色别发光二极管2、限流电阻1、色别发光二极管3、限流电阻4与零线形成回路,中间抽头接地线(如图3);还可以设计为火线通过色别发光二极管2、限流电阻1、4色别发光二极管3与零线形成回路,中间抽头接地线(如图4)。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两个发光二极管也可以是两个氖管7、8串联组成,当然也可以采用两个其它电发光体代替。
如图6所示,色别发光二极管可以是一个复式结构,也可以是透明灯罩下两个颜色的发光二极管5和6的组合结构,发光二极管的颜色可以是绿色、红色,也可是其它两个相差较大但混合后产生另外一种光的两种颜色。
在该装置中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蜂鸣器,有故障时发声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艺,未经曾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21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