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柴油机燃油箱无效
| 申请号: | 01240959.6 | 申请日: | 2001-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4688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伟刚 |
| 主分类号: | B60K15/077 | 分类号: | B60K15/07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4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机 燃油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柴油发动机燃油油箱。
目前柴油发动机的燃油油箱,如使用柴油发动机的汽车、农机、工程机械等运输工具和机械的柴油发动机燃油油箱是由箱体、安装在箱体内的出油管、回油管、安装在出油管管口的滤网构成,出油管的管口设置安装在油箱的底部,回油管的管口则随意安装在油箱的上部,其回油管与出油管在箱体内的设置相互没有关联。这种柴油机油箱结构设置长期以来虽能满足使用,但并非理想。其缺点不足是油箱在较寒冷和油料较脏的条件下使用时,油箱内特别是出油管管口滤网处因寒冷温度低而产生冰絮、蜡絮,致使柴油机的燃油供油管路易发生冰堵、蜡堵,脏物、冰絮、蜡絮不断聚集在滤网上,堵塞滤网,堵塞供油管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不足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可充分减少乃至消除燃油管路冰堵、蜡堵、脏堵的柴油机燃油油箱。
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1、安装在箱体1内的出油管2、回油管3、安装在出油管2的进油端口20外部的滤网4构成,出油管2的进油端口20设置在油箱1的底部,其主要特征是回油管3的出油端口30设置在出油管2的进油端口20外部的滤网4旁边,回油管3的出油端口30朝向滤网4和出油管2的进油端口20部位。
由于柴油发动机的工作温度和其周围的环境温度很高,由油箱出来的油经过柴油发动机旁的燃料供给系统时被自动加热,由供油系统的高压油泵后部返回到油箱回油管3内的油温温度可超出油箱内油温30℃。本实用新型可充分利用回油管3的温度和流量,从回油管3喷流出的温度较高的回油被直接送到出油管2的进油端口20部位,冲刷滤网4上的冰絮、蜡絮、污物,提高出油管2的进油端口20部位的油温,形成该局部温度较高的热场,溶化冰絮、蜡絮,并使冰絮、蜡絮不能在此处形成,没有冰絮、蜡絮且温度较高的柴油进入出油管2内,持续稳定地输油,保障柴油机供油管路不被冰絮、蜡絮、污物堵塞,使柴油机在工作环境寒冷、柴油较脏的条件下也能稳定工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参见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1、安装在箱体1内的出油管2、回油管3、安装在出油管2的进油端口20外部的滤网4构成,出油管3的进油端口20设置在油箱1的底部,回油管3的出油端口30设置在出油管2的进油端口20外部的滤网4旁边,回油管3的出油端口30朝向滤网4和出油管2的进油端口20部位。
附图2实施例所示,本实用新型箱体1内的回油管3与出油管2贴靠在一起,利用回油管3的温度对出油管2进行热交换加热。
附图3实施例所示,本实用新型箱体1内的回油管3套置于出油管2外,利用回油管3的温度对出油管2进行热交换加热。
附图4实施例所示,本实用新型其回油管3的出油端口是围绕着滤网4的环状喷头30’,以使从回油管3喷流出的温度较高的回油均匀喷流向滤网4和出油管2的进油端口20部位。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充分利用发动机的热能和回油液体动能,克服柴油机在工作环境寒冷季节使用时供油管路被冰絮、蜡絮、污物堵塞现象,保障柴油机正常稳定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伟刚,未经王伟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09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