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疗内窥镜清洗消毒机用消声器无效
申请号: | 01240355.5 | 申请日: | 200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4953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19 |
发明(设计)人: | 赵万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秦川三和信息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00 | 分类号: | A61L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内窥镜 清洗 消毒 消声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级消声器,特别是一种医疗内窥镜清洗消毒机用多级消声器。
目前,医疗用的内窥镜清洗消毒机,在设备运转时产生的机械噪音,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措施来消减:一种是把产生的噪音集中由软管导至设备中的水箱内,通过水的吸收来消减;另一种是通过软管将噪音直接导到设备外边,通过分离气流来消减。但实际消减效果都不明显,特别是设备运行时如果设备挡板处在打开状态,其产生的噪音更是令人无法忍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克服上述消减措施的不足,提供一种噪音消减明显、可适用于医疗内窥镜清洗消毒机的消声器,同时还可以用于其它医疗器械及需要消音的设备和场所。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消声器由声波缓冲区、涡流反射区、分散吸音区、次级缓冲区组成;本实用新型安装于医疗内窥镜清洗消毒机内部,是将设备工作时产生的噪音通过消声器内的各个腔体,根据声音的反射、缓冲、分散、衍射和吸音达到吸音降噪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剖面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3是图1中D-D剖视图。
图4是图1中B-B剖视图。
图5是图1中C-C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医疗内窥镜清洗消毒机上面的实施例图。
图中,1、声波缓冲区 2、涡流反射区 3、分散吸音区 4、次级缓冲区 5、反射板 6、小孔 7、声波旋涡反射仓 8、分散板 9、吸音管 10、二次分散板 11、吸音排气块 12、噪声进入孔 13、排气孔 14、气泵 15、连接气管 16、医疗内窥镜清洗消毒机 17、消声器
本实用新型内窥镜清洗消毒机消声器的外形为50×50×155mm长方体。内部设有声波缓冲区1、涡流反射区2、分散吸音区3、次级缓冲区4。在声波缓冲区1内有声波反射板5,在涡流反射区2内有声波旋涡反射仓7及分散板8,在分散吸音区3内有吸音管9,在次级缓冲区4内有二次分散板10及吸音排气块11。在图6中,消声器17固定在医疗内窥镜清洗消毒机16内,通过连接气管15与气泵14连接在一起,气泵14工作时产生的高速的气流和声波通过该装置的依次消减作用,可消除90%以上的噪音。下面对其消减作用逐一介绍。
机械产生的高速气流和声波,通过噪声进入口进入该消音器,直接冲击声波缓冲区1内的反射板5,使气流和声波的方向急剧改变,引起流速在缓冲区中重新分布。因而增加了流体间相对运动和声波质点的变形,导致其附加摩擦和相互撞击,室声波的能量受到损失,起到第一级缓冲减噪的作用。
经过声波缓冲区1底的小孔6(φ8mm),进入涡流反射区2形成漩涡。由于声波和气流在声波漩涡反射仓7的相互反射的存在,同样有声波能量的损失,也就起到了二级降噪的作用。
声波漩涡反射仓7底部的分散板8(四边中心各开一个φ8mm半圆小孔)使声波分散为四路进入核心区——分散吸音区3。分散吸音区总长50mm,中间有φ16mm的吸音管9,吸音管上有许多φ2mm的小孔呈无规则的分布。噪音经过小孔的衍射作用,在管内形成复叠交差声波,使噪音大大降低,同时也明显消弱声波的速度。
经过三级缓冲的消弱声波又进入次级缓冲区4,在二次分散板10的作用下,将声波继续分散,此时的声波被面积较大的吸音排气块吸收。将气流排出,又进一步降低了余音。
如此,经过上述的缓冲、反射、分散、衍射和吸音的整个过程,原来的噪音便基本上得以消除。与其它方式消声效果相比,噪音可降低90%以上,对减小噪音污染、保护环境及对医务工作人员身心健康很有好处,是一种很有价值和应用前景的医务消声器,根据需要,还可广泛应用医疗以外其它行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秦川三和信息工程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秦川三和信息工程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03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