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力记录系统GPS时间同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39751.2 | 申请日: | 200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4918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15 |
发明(设计)人: | 周百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V7/00 | 分类号: | G01V7/00;G01V7/02;G01V7/04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宏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瑞棠 |
地址: | 430077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力 记录 系统 gps 时间 同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GPS时间同步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重力记录系统的GPS时间同步装置,可广泛应用于测量、地震、勘探及其它部门。
重力测量不仅可以用来研究地球重力场和地球形状,而且在地球物理勘探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矿产、油气、地热、地下水资源勘探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
作为重力仪的终端,重力记录系统承担着将重力仪输出的信号用模拟或数字方式记录下来的任务。模拟方式是通过长图记录仪绘制重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数字方式则是通过计算机以数字的形式采集和存储重力数据。然而,目前的重力记录系统,无论它采用的是何种方式,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所配置的时间装置精度较低,已不能满足当今重力测量发展的要求。
②根据国际地球动力学观测计划,要求全球重力仪观测统一采用高精度
协调世界时,使世界上任何地点采集站的时间同步,以利于全球重力资
料的分析。这对于目前各自独立配置系统时钟的的重力记录系统,是
难以做到的。
③目前的重力记录系统,由于所配置的时间装置都是采用人工手动对时
方式,不仅操作过程繁琐,误差也大,无法满足重力观测的要求。
④不具备实时显示和输出三维位置信息的能力,不利于野外流动重力测
量。
⑤不具备同时实时显示格林尼治日期、时间和北京时间的能力,使用起
来很不方便。
⑥不能根据用户所进行的时间间隔的设置,自动输出定时时标,无法应用
于长图模拟记录等各种定时控制的场合。
⑦不能给用户提供精确的秒信号,无法应用于精密授时的场合,使其应
用范围受到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重力记录系统的GPS时间同步装置,采用GPS和微机技术,集授时、定位于一体,实现重力记录系统与协调世界时的精确同步,结构简单、精度高、功耗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它由接收天线、GPS-OEM板、控制处理器、驱动器、字符显示器、并行接口、拨码盘、存贮器、通讯接口、操作键盘等部件构成。在完成上电自检后,装置自动接收来自天线的GPS信号,对信号进行跟踪、锁定,提取出日期、时间及三维位置等信息,转换为ASC II码,在字符显示器上连续实时显示高精度的时间和地理位置信息;同时,还根据用户设置的时间间隔,自动输出定时时标,为长图记录仪提供打印时号。另外,还输出串行数据到重力数字记录系统,对其系统时钟进行校正,从而使重力数字记录系统与协调世界时同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①采用单片微机控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改变了传统重力记录系统时间精度低、需要人工手动对时的工作方式。
②全天候、连续实时提供高精度的时间及地理位置信息,能同时满足重力模拟记录与数字记录方式的要求。
③由装置RS-232通讯接口输出的时间信息,可经由串行通讯电缆输入到重力数字记录系统,对其系统时钟进行校正,使之与协调世界时精确同步。
④装置所具有的高精度的定位能力、操作简便的特点,可对野外流动重力测量提供很大的方便。
⑤装置所具备的同时显示格林尼治日期、时间和北京时间的能力,有利于重力观测。
⑥装置还具有自动输出定时时标的能力,用户可通过拨码盘设定时间间隔,输出相应的整点信号,为长图模拟记录提供打印时号或用于其它设备的自控定时。
⑦装置还提供TTL电平的精度优于1微秒的秒脉冲信号,应用于精密授时的场合。
⑧装置的RS-232通讯接口输出NMEA-0183通信标准格式的串行数据,内容包涵了纬度、经度、高度、速度、方向、日期、时间、卫星状况等众多信息,可广泛应用于多种场合。
⑨装置具有较低的功耗,除使用220V交流电压外,还可采用电池和直流电源,易于与各种设备配接,有利于野外重力测量。
⑩使用本装置无须对原有的重力记录系统进行改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装置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装置外形结构后面板示意图;
图3为本装置组成方框图; 图4为本装置组成电路图(1);
图5为本装置组成电路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97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节能降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结构的盘形悬式绝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