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箱式组合钢框架无效
| 申请号: | 01239558.7 | 申请日: | 2001-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4804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06 |
| 发明(设计)人: | 黄彬;严立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力安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1/19 | 分类号: | E04B1/19;E04B1/343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浩东 |
| 地址: | 2019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箱式 组合 框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结构的活动房屋的建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活动房屋组合钢框架。
目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状况(共有三类):
1、轻钢结构预制活动房屋采用角钢组合框架结构建造,钢结构制作直接在现场进行切割焊接处理,墙体材料大都采用水刷珍珠岩板预制块,这类活动房屋存在的问题是钢结构部分制作虽简单,但精确度低,安装方式不灵活,没有发挥现有钢型材的作用与特性,墙体隔热保温性能差,材料可重复使用率低,室内外环境简陋,属棚户类建筑。随着社会对环境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此类建筑不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
2、旧集装箱改造成的临时用房,利用旧集装箱进行简单改装,在保留原有集装箱的结构和形式的基础上,在墙板上切割出门窗洞,安装窗和门,即可使用。在此类建筑中有些房屋的墙体增加了一些保温棉隔热层材料,而有些房屋的墙体就只有一层薄板,室内环境非常简陋。电器、电线安装同墙体钢板之间绝缘措施不规范,对人身安全有隐患,存在的问题和缺点是,此类房屋虽可整体吊装和移动,但长途运输成本高,只适合进行短距离移动,这种制作方法虽是把现有工业产品进行重复利用并改变其功能,但只是简单的改变,其外观和室内依然没有改观,呆板和简陋的环境完全不符合环保的国际潮流;
3、利用新制作的集装箱框架(均为焊接),采用彩钢板保温复合材料作墙体,然后配上门窗和其他相关材料即可使用采用此类方式建成的房屋虽然可使室内环境有所改善,但此类房屋由于只能在工厂中一次性完成,且必须采用集装箱卡车运至目的地。此类房屋在移动运输方面费用较高,而且所采用运输的车型单一,从而导致该房屋的移动灵活性较差。由于采用的框架受到限制,空间无法满足多样性的需求,也无法进行灵活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活动房屋钢结构,使之成为既可便于拆装运输又可整体吊装移动的组合或活动箱体用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箱式组合钢框架,其特征在于:在立柱上设有孔,至少在一根立柱的两面设有钢梁,在钢梁与立柱处亦设有孔,由至少四根立柱和八根钢梁组成近似呈箱形框架,在相邻立柱的相应钢梁之间设有钢檩条。
本实用新型为拆装式组合箱体钢框架,其结构一改以前的单一性焊接,所有构件均在工厂加工完成,可建设成高度工业化装配式房屋,采用此项技术方案,能很好地降低生产成本,避免材料不必要的浪费,而且能节约劳动力,节约运输成本,采用此类钢框架装配起来的箱体房既可以进行整装运输,也可拆装运输,所以便捷高效,且不受专业运输工具的限制,适合放置在不同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中作为办公居住之用,达到高度规模生产和便捷运输,节约生产过程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改善并美化社会生活环境,满足多层次的社会需求。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钢框架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钢框架结构连接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为箱式组合钢框架,它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在立柱1上设有孔4,至少在一根立柱1的两面设有钢梁2,在钢梁与立柱的连接处亦设有孔4,由至少四根立柱1和八根钢梁2组成近似呈箱形框架,在相邻立柱1的相应钢梁2之间设有钢檩条3,在实施中立柱1采用方管钢,钢梁2采用Z型冷弯薄壁型材,钢檩条3采用C型冷弯薄壁型材,本实施例的组合钢框架由下列三种基本型材组成,立柱1为160mm×160mm方管钢,钢梁2为160mm×82mm×25mm Z型冷弯薄壁型钢梁,钢檩条3为100mm×50mm×25mm C型冷弯薄壁型材,立柱和钢梁之间采用螺丝或螺拴进行固定连接,基本构件均在工厂进行标准化制作加工,方管钢立柱上的孔位按照设计要求将立柱两端四面进行攻内丝处理,所选螺丝型号为M10,Z型钢梁两端分别同与方管支柱相一致的6厚160mm×160mm的钢板连接片进行满焊处理,在Z型下钢梁长度方向以1米为间隔竖直焊接一只连接C型檩条的钢片,Z型上钢梁不需焊接檩条耳片,C型檩条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制作,成品规格相同,檩条两端螺丝孔位对称一致,三种基本构件在加工完成后,进行处理,酸洗和烤漆的工艺方法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具体描述,多单元一层框架的螺接形式为:立柱与钢梁螺接,钢梁与檩条螺接两种,在多层框架组合中除了上述的两只连接结构还有立柱与立柱螺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力安建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力安建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95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