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式轮椅无效
申请号: | 01238699.5 | 申请日: | 2001-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4741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国龙 |
主分类号: | A61G5/08 | 分类号: | A61G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6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送老弱病残者的医疗救护器械,是能推、能抬,尤其是能在楼梯上推行的轮椅。
目前以知轮椅是由椅架、工字撑杆、脚踏支架,手轮圈等组成,采用滑杆式折合机构。轮椅在使用和折合状态的体积和重量均较大,无法在狭窄的空间中使用,更不能在楼梯上行驶,且制作工艺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外形小,自重轻的轮椅,它不仅能在户内外,而且能在狭窄的楼道内以及楼梯上由他人推动行驶,遇上无法推行的环境时能被抬着行走。(如:上下汽车,火车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可折椅架中三个弯成或焊成门型的椅背连脚管、椅面管,椅前脚管和两个扶手管及两个前把手管,经相互铰链构成可折合椅架,其铰链形式如下:椅面管的两端与椅背连脚管的中部铰链,椅前脚管的两端与椅面管的前部铰链,椅面上部的扶手管,一端与椅面管前部铰链,一端插入与椅背连脚管铰链的管夹中,构成一个三杆铰链机构,折合时扶手管在管夹内作前后运动,管夹饶锁紧螺栓作旋转运动,锁紧管夹,即将椅架的状态固定。椅面下部的前把手管,一端与椅背连脚管铰链,另端的前部与椅前脚管铰链构成一个四杆铰链机构。两个机构既能使椅架方便地折合,又保证了椅架的强度。在椅背上部两侧设有背带扣和背带,背带的作用:①在户外长距离推行时,操作员套上背带,压下后把手使前轮里离地,这样推行既平稳,安全且推行速度快;②在上下楼梯时操作员套上背带,将轮椅和病人的重量通过背带由背来承受重量,这样腾出的双手就可轻松地控制轮椅运动,既轻松又安全。在椅背上部的后面设可夹管套和后把手管,后把手管能根据轮椅运行状态的需要,在可夹管套内进行转动或上下移动调整。椅前脚管下两端设小型万向轮,方便轮椅在室内的行驶。椅背连脚管下部设由椅脚管、避震器、钢板,铰链而成的避震结构,以及轮轴和由三个子轮组成的三星车轮。在户外长距离行驶时,主要通过两边共四个子轮的转动使轮椅行驶;在楼梯上行驶时,三星车轮的母轮,子轮各自做间隙性转动,通过三个子轮,轮番与梯面接触达到拾阶而上或而下的目的。椅背和椅面上铺设易清洗的尼龙椅面布。椅背和椅前脚的中部各设一条附有快速卸扣的安全束带,保证病人在轮椅上的安全。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使本轮椅结构简单、强度高、外形尺寸小、自重轻,折合方便快捷,满足了在各种空间环境中使用的要求,使单独一个人将病人和轮椅同时送上或送下楼成为可能。经实验,采用此轮椅上下楼梯能省近三分之一力。设轮椅重10kg,病人重65kg,总重为75kg,则操作者仅需用50kg力就能将病人和轮椅同时送上或送下楼,而且此50kg力是由操作者的背来承受的,因此一般壮年人均能承担运送病人上下楼的任务。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轮椅的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实施例的侧视局部图
图3是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实施例的合拢状态侧视图
图5是实施例在楼梯上行驶时的状态图
图6是图2的K向放大图
图7是图1的A-A剖面放大图
图8是图1的B-B剖面放大图
图中:1背带,2背带扣,3椅背连脚管,4上束带,5扶手管,6椅面管,7前把手管,8椅前脚管,9万向轮,10后把手管,11可夹管套,12锁紧螺栓,13带柄螺母,14管夹,15锁紧螺栓,16带轮螺母,17避震器,18钢板,19三星车轮,20轮轴,21尼龙椅面布,22下束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国龙,未经李国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86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金属双面波纹管的装置
- 下一篇:多用途电化学制氧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