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伞无效
| 申请号: | 01237956.5 | 申请日: | 2001-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4847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10 |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阳伟 |
| 主分类号: | A45B11/00 | 分类号: | A45B11/0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宁 |
| 地址: | 361006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
常见的伞,只具有遮阳挡雨的功效。倘若在烈日炎炎的夏季,伞虽能遮阳,避免强烈的阳光对人体的直射,但仍无法给伞下的人凉爽的感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伞,其上附有电风扇,可兼具伞与电风扇的两种功能,令伞下的人在撑伞的同时享受凉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伞,由伞中棒、伞骨及伞布组成,伞中棒上固定一个风扇把,风扇把上枢接一个马达盒,马达盒中装有与电源相接的马达,风扇叶固定在马达轴上。
上述风扇把穿套在伞中棒上,并固定在伞中棒上的固定巢底部。
风扇把由左、右段扣合在一起、并通过螺丝固定而成,左、右段的上方皆形成卡槽,此卡槽与固定巢底部的凸垣相扣合,使风扇把固定在固定巢上;其中,右段上形成电池盒,电池盒装有电池,电池盒上开有线孔;左段上形成凸耳,凸耳上枢接马达盒。
马达盒由上、下盖扣合固定而成,马达装在马达盒中,马达盒上开有通孔,马达轴穿过通孔、伸至马达盒外;其中,下盖上形成凸耳,在凸耳上开有线孔,此凸耳通过轴枢设在风扇把的凸耳上,使马达盒枢接在风扇把上。
风扇把的凸耳根部形成一个内陷的凹槽,马达盒的凸耳外缘上形成一个以上半球型槽,一个弹簧放置在凹槽中,弹簧外还放置一个钢珠,钢珠借助弹簧抵顶而同时处于凹槽和半球型槽中。
马达盒的凸耳外缘上形成两个以上半球型槽,每两个半球型槽之间形成一个导入槽,以便钢珠由一个半球型槽移至另一个半球型槽。
导线一端接至电池,另一端穿过风扇把上的线孔和马达盒上的线孔接至马达。
马达轴上固定一个叶片座,叶片座由上、下座卡固而成;上座中心形成轴孔,马达轴紧固在轴孔中;风扇叶通过上、下座的卡固配合而固定在叶片座上,风扇叶采用软质材料制成,这样可方便伞的收合,减小风扇所占空间。
风扇把上穿套伞中棒的穿孔中形成一个台阶,一个开伞弹簧放置在此台阶上,开伞弹簧的顶端抵在固定巢底缘,以适用于自动开收的伞具。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伞上增设了一个微型电风扇,使伞兼具了伞与电风扇的两种功能,在撑伞的同时,可以开启电风扇,使伞下的人即能借伞遮阳,又能借电风扇享受凉快。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图1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组合图;
图3系图2的俯视图;
图4系图3的剖视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图;
图6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使用状态图。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由伞中棒1、伞骨(图中未示出)及伞布(图中未示出)组成,本案的关键是:在伞中棒1上固定一个风扇把2,风扇把2上枢接一个马达盒3,马达盒3中装有与电源相接的马达4,风扇叶5固定在马达轴41上。
具体地说,在伞中棒1上的固定巢11底部形成一环凸垣12。
风扇把2由左、右段21、22扣合在一起、并通过螺丝6固定而成。右段22穿套在伞中棒,左、右段21、22的上方皆形成卡槽211、221,当左、右段21、22扣合固定在一起时,此卡槽211、221恰好与凸垣12相扣合,使风扇把2固定在固定巢11上。右段22上形成电池盒23,电池盒23用于装电池(图中未示出),电池盒23上设有电池盖231,以便于电池的安装,电池盒23中还开有线孔232和安装孔233(配合图4)。左段21上则开有线孔212和螺孔213,当螺丝6穿过安装孔233螺于螺孔213中时,就将左、右段21、22固定在一起,而且线孔232恰好与线孔212相对齐;左段21上另外形成凸耳24,此凸耳24根部形成一个内陷的较深的凹槽25,凸耳24上枢接马达盒3。
马达盒3由上、下盖31、32扣合固定而成。马达盒3上开有通孔33。下盖32上形成线孔34和凸耳35(配合图4),此凸耳35通过轴36枢设在风扇把2上的凸耳24上,使马达盒3枢接在风扇把2上;凸耳35外缘上形成两个半球型槽37,两个半球型槽37之间形成一个较浅的导入槽3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阳伟,未经欧阳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79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