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钛宝石激光器外循环冷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37826.7 | 申请日: | 2001-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5000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0 |
发明(设计)人: | 邵石生;张寅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3/042 | 分类号: | H01S3/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3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宝石 激光器 循环 冷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钛宝石激光器外循环冷却装置。
人们在用钛宝石激光器测量大气参数的过程中,常使用与其配套的便携式循环冷却装置。它是由内、外两套循环冷却装置构成,激光器工作时,先启动外循环冷却装置,当其压力达标时,才开动内循环冷却装置;其中,外循环冷却装置经水管串联接通外水箱、磁力泵、电磁阀和内水箱的内冷管而构成循环冷却回路。但是,这种外循环冷却装置存在着不足,首先,只要激光器工作,磁力泵就必须运转,以保证提供一定的水压,而外循环冷却回路的通断却取决于内水箱内的水温是否升高至20℃,当其低于20℃时,则外循环冷却回路中的水流就被受激光器的控制部分控制的电磁阀关断,从而造成磁力泵的空转,极易导致其发热烧毁;其次,因钛宝石激光器对内、外循环的水质均有较高的要求,如外循环水用的是蒸馏水,故只有选用磁力泵方能保证水质不被泵体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论外循环冷却回路是否通断均能正常工作的钛宝石激光器外循环冷却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外水箱、磁力泵、电磁阀和内水箱的内冷管的两端经水管串联接通构成循环冷却回路,特别是溢流阀并联连接在电磁阀与内水箱的内冷管串接后的两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溢流阀为外壳的两侧开有进出水口、上部设有与调节杆旋接的螺母、内腔中置有溢流板,所述的溢流板与调节杆间串接有溢流盖板和弹簧;所述的溢流阀的内腔中置有与溢流盖版相配合的槽口,所述的槽口的下沿与溢流板等高;所述的溢流阀的内腔上部置有凹柱,所述的弹簧置于凹柱中;所述的调节杆的下端为凸台;所述的外水箱中置有外接的冷凝管。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在电磁阀和内水箱的内冷管串接后的两端并联连接有溢流阀,故当电磁阀关断外循环回路时,磁力泵泵出的水压将顶开溢流阀内腔中的溢流板后流回外水箱,从而避免了磁力泵的空转;又由于外水箱中置有外接的冷凝管,因而能使整个便携式循环冷却装置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能对激光器的正常工作提供可靠的冷却保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溢流阀的一种基本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图2,外水箱1中置有外接的冷凝管7,其底部外接水管2,该水管2先后串联连接磁力泵6、电磁阀5和内水箱的内冷管4后再与外水箱1接通,在电磁阀5与内水箱的内冷管4串接后的两端并联连接有溢流阀3。溢流阀3的结构为其外壳31的两侧开有与内腔36相接通的进出水口37;其上部设有与下端为凸台41的调节杆32相旋接的螺母33,该螺母33的下端有放置弹簧34的凹柱40;其内腔36中置有溢流板38和槽口39,溢流板38与调节杆32间串接有溢流盖版35和弹簧34,槽口39与溢流盖版35相配合、且其下沿与溢流板38等高。
使用时,当电磁阀5受激光器的控制部分控制而开通外循环冷却回路时,磁力泵6泵出的水因内水箱的内水管4的水阻远低于溢流阀3的水阻,故经内水箱的内水管4后流回外水箱1;当电磁阀5关断外循环冷却回路时,磁力泵6泵出的水经溢流阀3流回外水箱1,从而使磁力泵6不会因其内无水流而空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78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